那些迷人的课,从课前3分钟就开始了。
3分钟高效识字
(袁艳萍 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
一年级,六岁稚童初入课堂,高效识字的开展也正当时,此时的语文课前三分钟都进行着哪些识字活动?小学低年段的老师是如何巧妙地运用这短暂的三分钟时间,达到积少成多的积累效果呢?
1.读绘本诵儿歌
从第一个语文课前三分钟开始,孩子们穿梭在多个绘本故事中,他们为《驴小弟》伤心难过,又为《我的爸爸》拍手叫好,还尝试模仿着《我不吃番茄》中的情节进行再创意……
有些绘本,一个字也没有,但却让这些还不太会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的意思,品尝到了阅读的快乐!
2.课堂常规成了歌
一年级,从不同的家庭汇集到一个新集体的稚童们,当然迫切的需要新的班规,校规来规范养成教育。
朗朗上口的儿歌,恰到好处地出现在了课前三分钟这个舞台,孩子熟读成诵,内化行为,增大识字量,提升凝聚力,一举多得!
3.行为习惯养成儿歌
课前 :上课铃声嘀铃响,小朋友们进课堂。
文具课本放整齐,静候老师把课上。
课后:文明休息不喊叫,上下楼梯往右靠。
教学楼内不奔跑,互助友爱不争吵。
根据语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的特点,老师们还寻找或创编了与单元主题或当天授课内容相关的儿歌,引导学生在课前三分钟朗读、领悟,让上课的效率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运笔儿歌
粗者重,细者轻。转折处,须慢行。
钩有力,提上尖。竖要直,横要平。
捺有脚,撇有锋。线条顺,点要匀。
用尖笔,讲搭配。既工整,又美观。
5.朗读诗文、必读书篇
诵读古诗与必读书目阅读在一年级的课前三分钟里交替进行,不乏是个好办法。
必读书目的阅读方式也呈现了多样化,最开始由老师带读,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还可以采用全班齐读、小组接读、同学赛读、默读说读后感等多样的方式灵活进行!书中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让孩子们陶醉,故事中的真善美更是伴随孩子们一路成长!
6.交流见闻,记忆名言
课前3分钟,半个月一个花样。儿歌记啦、词语读了、诗文背了、名篇诵了,再干啥呢?
征求学生的意见,结果一致同意讲笑话、猜谜语、说见闻。每节课由四名同学分别到台前,展示“口才”。轮到平日里胆小的几名同学时,他们的脸红得像个苹果。基于此,登台锻炼那是必须的。一轮很快结束,胆大的、胆小的均献出了自己的“拿手好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