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记得小的时候,我们把覆盘子(树莓)统称为“辣踩”(音意,大概意思是有刺的果子)。那是我们春天时候的最爱,如今正是覆盘子的季节,我也好说说覆盘子相关的故事!
我所认为的覆盘子分为两种,一种是树上的,一种算是草里长的。先一种一般被称为树莓,另一种则是被称为蓬蘽。因为都有树上或是根里都有刺。所以在家里常被称为“辣踩”,“辣”是表示“刺”,“踩”就是“果子”。如此也可以称为刺果了!
说起覆盆子,我们更喜欢那种在草里长的那些蓬蘽!看叶子青青,有些许的细毛包含着一些小刺,枝杆特别的细小,大概也就一两毫米的宽度,如此宽度下还有些刺,而它的花是白色的,在四五月百花齐放的世界里算不得起眼!起眼的是他的果,也就是果肉红红的,红得诱人,红得心动,忍不住想去摘过来,放入口中成为自己的一份子!它的果肉很是饱满,如杨梅一般,却没有杨梅般的种子,如桑椹一般,却没有桑椹般的实心和细长。它更多的是那份圆润,果肉的饱满,却在里面少了种子,留存的是空心的存在!所以也得名“空心泡”。大抵是因为藤蔓类型的根系,无需种子的传播,如此空心也不足为怪了!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们总会在一些田野的边沿或是在河边见到这种空心的覆盘子。每次都是一大片区域,看着就忍不住跑将过去,一扑倒进最里面,也不担心是否被刺刺到,只希望能够摘到里面最大的那些覆盘子。
有时候,我们也会喊上一群人去摘覆盘子,一群人有伴一些,毕竟河边之类会比较野(阴深),一群人有个照应,还可以一同去摘金银花和拍拍子(另外一种黑色小果),每次我们一说“摘辣踩咯”,就会一群小孩出动,跑到河边或是田边,记得有最多覆盘子的地方就冲那些地方去。先找数根蕨杆,而后到了那边,就一边吃,一边串,串成一串串,像糖葫芦一样,很是好看。那是回来的路上用心慢慢享受的,一颗颗串着吃的,才更觉美味,也更惬意。
有时候一个人出去外面时,遇到覆盘子,也会吃上一些,而后串起来,带回家给弟弟妹妹尝尝,似乎也只有这些东西给他们了!大人似乎也不会吃这些小孩玩意,只有小孩乐得其中!
草里或是藤里的覆盘子大概也就如此了!说起树上的覆盘子,我们似乎没有那么在意,毕竟按照甜度或是饱满度都没有草里长的那么满意,如此去摘显的少一些。
虽然如此,在山里的人,总会有遇到很多。在农村,常常去山里面玩,或是去干农活,总是遇到很多覆盘子,那些杆是粗了许多,大概有一两厘米宽,覆盖的范围也广了许多。这种覆盘子的刺也大许多,常常会因此被刮伤!不过对于贪吃的我们来说,这都是小事,只要能够摘到那红艳的果子就好了!这种果子是实心的,有些像桑椹,不过不是细长的,而是圆锥形,头部大,尾部慢慢变小。花是白色的,果是从绿色到了黄色再到红色。虽然没有那么甜,但是在山上总是很喜欢这样的果。
以前出去,常常是我妈妈给我们摘,用砍刀一砍,一拖过来,让我们一颗颗的摘来吃。掉地上的,也得去捡起来才是,如此常常是吃到挺多。
干农活常常如此,有时候也不知道去山里干嘛,总会遇到很多。似乎对吃的都敏感,每棵能吃的树或是藤都会了解几分,待到能吃的时候就回去找寻回来吃。
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我们放学回家,看到山上有,还一群人跑过去摘,似乎这是最美味的零食一般,总是把最后一颗红的也摘走了才满意。
以前总想着,我长大以后就如同大人一般不会那么喜欢吃“辣踩”(覆盘子)了。但是在广州,在杭州,每次看到,还是会很兴奋的去摘,像是一个长不大的小孩。似乎是不愿意长大的一种证明吧!
最近又看到覆盘子了,我很是兴奋,摘了一下,拍了照片一点点的品尝,似乎回到了童年时候!回忆点点,如同回到了童年的当时,阴雨天,一同去找覆盘子的日子!吃着很甜,似乎又觉得很酸,酸的是已然长大,却还是逃不掉童年时的那份趣味,但是却永远回不去当时了!
说起覆盘子,回想很多,却说不上当初的故事。再次品尝,似乎满满的童年记忆,那份酸甜,正是当初纯真的写照。如今不比当时,却很怀念当初的场景!或许,这就是长大后的遗憾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