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迷上了《爸爸去哪儿》,我很喜欢里面的孩子们,小小春、小泡芙……,他们都是那么的可爱,让我这个阿姨也陷入追剧大军中。
等更新的日子里,我又回看了第三季,深深地被高冷霸道的康康圈了粉。
耿直又可爱。
这是人们对孩子的宽容,但对于成人,要求却大相径庭。
不由得又联想到了薛宝钗和林黛玉。
薛宝钗,容貌美丽,有才情,性子好,还善于体贴人情。
多么可爱的一个淑女啊。
她的好是极深入人心的,不只是大观园里的众人,书外的我,也深深地为其魅力所折服。
我喜欢宝钗,很喜欢,但还是情愿与黛玉做朋友。
原因无他,宝钗虽好,可她对谁都一样的态度,标准的笑脸,标准的善意,好像一切都是专门用绳墨衡量过似的,毫厘不差。
因此,你看不懂她,也更猜不透她。宝钗喜欢谁,不喜欢谁;和谁好,和谁不好,你一概不知。这便很容易让人觉出一种疏离来。
黛玉虽然爱使小性子,耍脾气,但贵在真实。她不会将自己的内心想法藏着掖着,就那样明明白白地摆在面上,高兴便绽放笑意,不高兴时就轻蹙眉头。
你无需多想多猜。
不是说圆滑一点不好,事实上从古至今,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通些人情世故,你还真不能在社会上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相反的,耿直的人则往往会因为戳到他人痛处,而招人讨厌。
这是社会上人人心照不宣的规则。
但这套规则适于交友,却不适于交心。
真正的朋友是不会圆滑对你的。
平时他会挖苦你、嘲讽你,但在关键时刻亦会挺身而出。
记得在大一的时候,一次活动,我结识了一个很温婉的女生,当时就被她的气质所吸引,熟悉了之后,她有事会找我帮忙,而我偶尔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向她倒一倒苦水。一来二去,自然而然地,我们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在外人看来,我们几乎形影不离,一起去图书馆学习、一道参加活动、结伴出去玩……。
我也一度以为我们是真的要好。
事实证明,那只是我以为。
大学里应该都有一个名叫创新学分的东西,没得满它,就毕不了业。而我们这个学校则尤其严格,分次累积,每次零点几地往上加。
有一次,我们学校办了一个英语竞赛活动,那时候大家都很忙,很少有人参加。
我喜欢凑热闹,便发消息给她,半开玩笑地说:“我得去报个名,凑个人数,好歹给学校点面子。你呢,去不?”
她以调笑的语气回我:“我的小祖宗呀,部里一堆事还没完,哪有那个闲工夫陪你去凑热闹。话说你真忍心丢下我一个人……”
“不忍心、不忍心。好!我舍命陪君子。不参加了,帮你分担一些活。”
“哈哈,你真好。”
“那可不咋滴。”
可万万没料到,她报名了。而我却被蒙在鼓里,错过了报名的时间。
我一开始,虽然有点生气,但也没好说什么。只是觉得很莫名其妙。
后来才知道,这次没什么人参与的英语竞赛,其实很重要,只要参加,就能有1分的创新学分。之所以没有人热衷,正是因为名额有限,一般人并不知道内情。
……
我心里真是五味陈杂,至于吗?
就那么怕名额不够,轮不到自己头上?
不是不想向她问个明白,后来想想实在没必要。
也是哈,少一个人知道,就少一分风险嘛。
我理解,站在一个陌生人的角度,而非朋友的立场。
说句大实话,我很欣赏这个女孩,她待人处事面面俱到,人缘也很好。
出了这件事以后,我什么也没说,说了也是徒增彼此的尴尬,她有事仍会找我帮忙,我不懂的地方也会向她请教,但也仅此而已了。
我再也不会向她袒露心声,而她也依然对我留一手。
她没错,我也没错。
只是我们俩对朋友的定义不同罢了。
但到底是有些悲哀。
为我与她之间的友情,更为这个社会的怪态。
不知道什么时候,厚黑学的相关书籍广泛流行于市面上,不管是在精致文艺的书店,还是街边的小书摊,它的身影几乎随处可见。
各大微信公众号也总是会发一些顺应潮流的文章,去讽刺职场上或朋友中不够圆滑、有些耿直的人们。
好像一切信息都在明晃晃地向我们透露出一个兆头:
你应该不老实,不老实是应该的。
圆滑一些,再圆滑一些,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
否则,你会遭受排挤,会……
比如当朋友看中一款很好看但不适合她的裙子,你不假思索地说:
“你不适合,穿这件衣服不好看,还是买别的吧。”
错!错!错!
正确答案应该是:
“嗯,这裙子真好看,不愧是我的朋友,眼光不错嘛。”
至于适合不适合,却只字不提。
这种观点,我实在不敢恭维。
什么时候,找朋友的标准成了这个?
实在可笑。
什么时候,你连一点大实话都听不得了?
着实可悲。
要知道,
场面话、漂亮话,谁不会说?
但并不是总有人愿意冒得罪你的风险,说真话啊。
我会和聪明、周到,令人舒服的宝钗姐姐交好。
但也只会和真诚的林妹妹交心。
忽然有些想念我高中时的那群损友们,
她们会一边骂我笨蛋,一边教给我解题思路。
会一面嫌弃我跑不快,一面又帮我打好了饭。
会……
真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