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正在死亡的真相,往往都不能死无葬身之地

正在死亡的真相,往往都不能死无葬身之地

作者: 老显 | 来源:发表于2017-07-03 19:51 被阅读40次

    “我的悲伤还来不及出发,就已经到站下车了。”

    ----《第七天》

    把书合上,竟只记住这一句话,却有种灵魂出窍的感觉,我出了门,去跑步,试图把自己的思绪找回来。

    上周去江苏的路上,和随行的一个朋友闲聊,谈起了手头正在读的书,她拿出了《第七天》,我没看过,但看到了熟悉的名字,余华。

    我调侃的说,看他的作品要做好毁三观心理冲击的思想准备,特别是你这一类刚结束高考的小朋友。

    她有些懵逼。

    我跟她聊起了《活着》,当时冬天捂着被窝,捧着kindle,通宵一口气读完,至今我还能感觉当时心中久久无法平静,像胸口堵着一块大石头,也许读完《第七天》也会有这样的感觉。

    余华的文笔犀利,他的作品引人深思,文字上给读者带来压抑的气息,容易让人读完久久无法平静,就像胸口堵着一块大石头。

    临离开江苏前,我借了她的书,开头便让我有读下去的冲动,于是瞄了几眼,匆匆看了几页,知道这是在讲述一个死人死后七天的故事。

    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

    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火葬场。

    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

    那天夜里在机场,因深圳正在刮台风,飞机晚点延误,我在网站上下单购买了《第七天》。豆瓣评分却只有6.9分。

    望着机场窗外,长三角这边安静的天气,而我所在的南方却正在遭受台风的袭击,人生就是在面对偶尔的晴空和始料未及的风雨中摇摆前行,也像极了我们的现实,我们的社会,大多数的晴天万里却都隐藏着风雨飘摇。

    《第七天》里讲述太多关于中国社会、官场现象、人情世故、世间冷暖的是是非非,虽然余华在这本书中展现的文笔偏向浅显,看完之后,我也做不到像背诵别的作家一样大段背诵他书中某些话,书里的内容感觉更像是微博段子与新闻串烧,然而,我更愿意把这归结于时代的荒唐,而不是余华的语言苍白。

    这本书的腰封写着:“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

    旁边还有余华的小序:“与现实的荒诞相比,小伙的荒诞真是小巫见大巫。”

    我们面对的真实世界也许没有太多荒诞,而《第七天》就是一个残酷的童话。

    我们跟随主人公的幽灵杨飞,一路行进,从殡仪馆出发,一路跌跌撞撞,掺杂着回忆与虚妄、爱情与感伤、高贵与渺小、荒诞与真实,接触到人生的炼狱。就是一个残酷的童话,我们跟随主人公的幽灵杨飞,一路行进,从殡仪馆出发,一路跌跌撞撞,追溯记忆,回忆生前亲情爱情事业生活,掺杂着回忆与虚妄、爱情与感伤、高贵与渺小、荒诞与真实,接触到人生的炼狱。

    读完本书,你就会发现,本该像小说一样荒诞的故事情节,却因为在这片土地出现太多次,而被人习惯,书里描述的爆炸、谋杀、袭警、拆迁、弃婴、卖肾这些每天都在发生的故事,放在一本小说里,也许会显得有些轻薄。

    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多少人从适应到接受,从愤怒到漠然,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世界依旧在麻木的运转,像以往一样。

    --------

    突然,我想起了这两天国乒退赛风波。

    局外人看着中国乒乓的笑话,局内人关起门来权衡各方。球员们发声,官方深夜致歉,沸沸扬扬,而作为平民老百姓,其实我们只是想要一个真相。

    如果真相是个人,有时候他就像一个出了事导致脸坏掉的人,人确实还是人,但很难看。

    人类对真相永远有着喜好围观的好奇心理,知道它难看,还是想凑上去观望,只是我们离真相的那一端永远隔着一堵不知名的高墙,摸着表皮却看不到内里,任墙外风声鹤唳,墙内的大部分真相不是已死亡,就是在死亡的路上。

    有些人喜欢翻墙去探望真相,大多数时候遇见的,是真相正在被抬进坟墓;而墙外的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是一个化好妆的“真相”等待出演。

    正在死亡的真相,往往都不能死无葬生之地。

    世态罢了。

    --------

    《第七天》书中主人公杨飞生前平凡的成长,平庸的奋斗,平淡的生活,安稳的过好一生实也是大多数人的生活现状,他所目睹的世界如同我们所处的社会。

    在世态中,有些人为了蝇头小利而折腾个你死我活,会为了三观不合而暴力争吵,会为了隐瞒事实而夸大其词,主人公杨飞的人生像极了每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人,或生存,或苟且,最终都将走向死亡。

    书的最后:

    他惊讶地向我转过身来,疑惑的表情似乎是在向我询问。我对他说,走过去吧,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

    他问:“那是什么地方?”

    我说:“死无葬身之地。”

    读完,把书合上,震惊之余,竟是有些心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在死亡的真相,往往都不能死无葬身之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aro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