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读书知识管理训练营
日常生活,一定要躲开这21种“思维陷阱”!

日常生活,一定要躲开这21种“思维陷阱”!

作者: wonital2007 | 来源:发表于2017-07-02 20:12 被阅读62次

6月24日,我参加了“全国线下拆书课”,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线下活动,拆解的书籍是:《故事思维》这本书。没去之前,我心情比较忐忑,有些担心,不知道都会去一些什么样的陌生人,“骗子”、“歹徒”甚至都在我脑海里一闪而过。
到达活动场地后,首先受到工作人员、老师的热情接待,我的心情也放松了不少;第一个环节“自我介绍”,要求利用现场的一个物品1-2句话形容自己,包括我在内所有参加活动的人都愣了一下,猝不及防,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小紧张,一圈自我介绍后,我对陌生环境的不适感慢慢降低;在后续的互动中,我的拘束感更是逐渐消失,当时我们小组有美丽的全职妈妈、有外表冷酷内心温柔的文艺时尚女青年、有工作之余参加关爱空巢老人活动的义工,大家虽然身份不同,但都怀着同一目的而来,那就是提升自己、改变自己。这次的线下活动让我收获很多,触动很大。
分享我的这次活动经历,我想表达的是,其实有些成长是不需要额外的知识和经验,需要做的只是拆除自我的篱笆。如果我一直困在“陌生世界都是危险、可怕的泥潭”这种想法里,那么我就不能遇见这些不甘于平庸生活的普通人,不能从他们的故事里得到启发。

我们每天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惑,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如何找到最优、最合适的处理办法呢?
《隐性逻辑:教你快速切换思考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答案。该书作者卡尔•诺顿,德国人,是语言学家,教育心理学领域的讲师,还是一名演员。《清醒思考的艺术》作者罗尔夫•多贝里,评价“这本书非常有趣,告诉我们为什么不能一直信赖自己的思维。”

是啊,我们为什么不能一直信赖自己的思维呢?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大脑的工作原理易造成思维错误的出现
一旦大脑形成一个观点,就会用所有信息来支持这个观点。为了节省能量,它会将这个观点视为正确的,并销毁所有质疑这个观点的信息。
第二,外部客观原因
在时间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因为紧张已经耗尽了脑力资源,人们会变得迟钝,大脑不会再思考。思考陷阱几乎总是发生在大脑偷懒的时候。
一方面,大脑总是在寻找最快、最简单的方法。
另一方面,如果有一点分心,或者在思考时短暂的失神,大脑就不会再考虑实际的发生情况。
第三,个人主观原因
对于自己我们也有模板,观念也是自我的一部分。
我们会因为害怕丢脸,而更加维护自己的观点。

看完产生思维错误的三大原因后,是不是有一种防不胜防的感觉?《隐性逻辑》告诉我们,不要怕!因为我们可以通过训练切换我们的思考模本。
经研究发现,大脑在思考时,大脑一个特定区域的供血量明显增多,一旦问题被解决,供血量则会逐渐减少。这个特定区域主要位于前额上的一小块地方,称作前额叶皮质(PFC),也叫工作记忆区。我们可以通过后天训练,来拓展工作记忆区容量,进而提高思考的准确率和效率。

《隐性逻辑》,列举了21种生活中常见的思维错误,每种错误,作者都按照现象描述、原因分析、解决办法三个部分来详细说明,结构严谨。
在这里我选取书中的第四个思维错误“为什么说归纳法是危险的?”,展示如下:
一、存在问题
归纳法是人们喜欢用的一种论证方式。听起来明智,实际上却有问题。其中有两个因素在起作用:
1、这个推理从未被最终证实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推理很快。一两次经验就足以在我们的大脑中形成一个模板。
如,《黑天鹅》一书中写到:
在发现澳大利亚黑天鹅之前,所有的欧洲人都确信天鹅全部是白色的。这是一个牢不可破的信念,因为它似乎在人们的经验中得到了完全的证实。它说明我们通过观察或经验获得的知识具有严重的局限性和脆弱性。仅仅一次观察就可以颠覆上千年来对白天鹅的数百万次确定性观察所得出的结论。你所需要的只是看见一次黑天鹅就够了。

二、原因分析
我们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是不一致的,思想和表达方式之间有三个过滤程序:
1、我们将个体经验概括为普遍原理
2、个人的诠释造成了经验的错位
3、我们会排斥不符合自己观点的信息。
以上是思考陷阱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通过提问技巧过滤迷雾,向深层结构推进。

三、解决办法——启发法
启发法,以数据为基础:概率、机会、比率
例句一:“我们的客户想要一种数字游戏”
分析:这句话缺少部分信息——这个推论是从哪里得出的?显然,提议者把单一的经验理解为普遍规则。我们可以问:
“究竟是哪些客户?”或者“从哪里得知他们想要这个游戏”
例句二:“我们的客户不接受我们的报价”
分析:这句话表达不准确。我们可以问:
“你从哪里发现的?”“谁不接受?”“哪些报价?”

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发生在我跟妈妈之间的一个小故事。
6月14日英国伦敦公寓大火,28日遇难人数已达80人。妈妈看到报道后,立即打电话给我,非常担心,要求我新房装修不要铺木地板,家里也要少做柜子,总之木头的东西要少用,以免失火后,整个家都烧起来。妈妈语气急迫、从语音中可以听出她的心情非常焦虑。
妈妈肯定是非常爱我的,当她看到高层、大火、80人,想到我的新房子也是高层,脑海里就会浮现出燃烧的画面,整个心立即就焦急起来。
我根据在《隐性逻辑》书中所学到的内容,首先安慰妈妈“高层发生大火”,是小概率事件,也正是因为小概率事件造成了“大火”的新闻点,又因为这次事故影响严重,所以人们对此更加重视。接着,我查找新闻报道,告诉妈妈,这次英国伦敦公寓大火,官方有报道火灾原因,是因为冰箱起火,而易燃外墙材料导致火势迅速蔓延。
虽然,我的解释不一定能完全消除妈妈的担忧,但是罗列确定的事实,可以缓解她的焦虑。
不知道生活中的你会不会经常焦虑,会不会经常去忧虑未来不确定的事情,如果有,你也可以看一看《隐性逻辑》这本书,或者把它介绍你身边的朋友、亲人,它是一个多元思维模式的范本。我们多角度分析、思考身边的事例,不仅可以另我们更加智慧,而且可以让我们更加从容的生活。

相关文章

  • 日常生活,一定要躲开这21种“思维陷阱”!

    6月24日,我参加了“全国线下拆书课”,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线下活动,拆解的书籍是:《故事思维》这本书。没去之前,我心...

  • 悄悄躲开,思维的“陷阱”

    上初中的时候,骑自行车上学,有一次上学迟到了。到学校的时候车棚里已经放满了自行车,我只能找个小空隙把车塞进去,然后...

  • 好像躲开了陷阱

    1、周末重点给查看店铺数据情况,店铺数据会有一定的变化,现在重点就是做好店铺维护工作 2、团队根据店铺的人群给进行...

  • 小松晚间分享: 心灵成长95/365天

    《跳出小思维的陷阱》 人很容易被日常生活琐事给缠住。一旦你甘愿让自己陷入小思维,你就会沉迷其中,根本没有...

  • 小松晚间分享:心灵成长107/365天

    《跳出小思维的陷阱》 人很容易被日常生活琐事给缠住。一旦你甘愿让自己陷入小思维,你就会沉迷其中,根本没有...

  • 【0930晨读感悟 前方高能!小心思维陷阱。】

    前方高能!小心陷阱。 什么陷阱呢?思维陷阱。 其实人生处处有陷阱,尤其思维陷阱。 有些醒目一点的,我们就会小步跨过...

  • 思维陷阱之一直觉思维

    心理学上有三大思维陷阱,直觉思维、以自我为中心、机械思维。世界上没有问题,是因为有了这陷阱、限制了你,才有了问...

  • 如何让自己躲开陷阱

    俗话说:知道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那是因为知道了很多道理,但是道理之外生活中还有很多陷阱,避免了这些陷阱,...

  • 四个思维陷阱

    真正聪明的人,都会避开这4个思维陷阱: 1.能力陷阱: 多一样技能,就多一个选择的机会 2.真实陷阱: 要勇于接纳...

  • 【确立阶段性目标,在育儿之路上小步前进】

    许多职场父母都会陷入的一个思维陷阱是:一定要把家庭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这父母当得才算是略有成效。我们对马不停蹄地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常生活,一定要躲开这21种“思维陷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ro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