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和下属建立“教练式的伙伴关系”。
对,你听的没错,就是要和下属用伙伴关系相处,而不是用上下级关系。
你想啊,上下级关系,是各自交付,共同完成目标,难免有点冷冰冰的。
但伙伴关系,可是在这些的基础上,多了一层信赖。那这种情感,可是无价的,甚至能在团队有困难的时候发挥关键作用。
但是很少有员工愿意和领导做伙伴,因为大家都觉得和领导之间有一层天然壁垒,更别说全然信任了。
为了打破这层壁垒,很多领导的做法,经常是好言好语哄着,请下属吃饭、组织团建等等。
但哪怕这样,一换到工作场景,很多下属还是不领情,该撂挑子的时候照样撂挑子。
之所以会这样,我分析,就两点。
一方面,作为领导,手里有权,经常涉及到资源分配,那就会牵扯到利益,所以员工很难真正托付内心,全然信任领导;
那另一方面,是有些管理者把姿态摆得太高,认为员工只是完成绩效的工具,那就更不可能建立互相信赖的关系了。
到这儿你可能说,不建立关系伙伴行不行?
有些管理者还真这样,只顾绩效,只要结果。你和他说这种管理方式有问题,他倒好,说完全不在乎,只要有结果就行。
短期看,这确实可能没什么问题,但久而久之,下属跟他的关系就会越来越远,甚至还会产生恐惧的情绪。
你想,这种氛围下,下属能完成就不错了,哪儿还能给团队贡献干劲和智慧呢?
那为什么必须这么激发下属呢?
这也有科学依据。人的大脑结构有一个原始脑和智慧脑。
原始脑就是反映生理性行为,智慧脑是发挥想象和创造力的。但这个智慧脑,并不是时时刻刻都能发挥出来,得处在安全的状态,且有人鼓励和激发。
只有这样,人才能应用上智慧脑,贡献出想象力、创造力。
对于咱们团队来说,这当然是好事了。我又要强调一遍了,教练式领导力,就是要激发下属主动贡献热情和智慧。而建立信任,是教练式领导力的关键一步。
那要怎么做呢?在我看来,有两个阶段,开始建立和逐步加深。接下来我们一步步来说。
1.信任的建立:姿态
我遇到过很多管理者,想的都是怎么让下属无条件地支持自己,因此用了不少招数。
但这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他说完自己的想法后,下属会立马同意他的方案。更主动一点的,还会拍拍马屁,说“领导,还是你高明。”
表面看,下属也信任领导啊,又相信领导的决策,又支持。
但你想,这样的信任,含金量大吗?他给你再多支持,也只是表面的支持,而不是真正的信任。
还记得我反复强调的,我们建立信任的目标:是为了激发他主动思考,从而激发他在工作上的潜能,而不是让他信服你。 一定要记住这个目的哦。
好,那带着这个目的,开始建立信任第一步。
还是要用我们反复强调的方法,教练“三态”,姿态、状态和心态。但在建立信任的这个环节,我最强调的,是姿态。
给你举个我亲身的经历。
我给管理者做培训的时候,我说第一步从你们的大班台后边移步出来,跟下属坐同样的椅子,中间保持合适的距离,微微前倾,和下属保持目光接触,是不是特简单?
但就这么点事儿,居然受到了极大的抵抗。这些管理者和我说,这样做下属们会被吓到的。
但没关系,第一次、第二次也许有一点被吓到,但等第三次你再从桌子里走出来的时候,下属就会想,“我老板又从桌子后头走出来了,他是真想听我的想法,那我得好好说说。”
你得相信,人是万物之灵。对方一定能感受到,你是不是真想听他说话,真重视他。而姿势能够帮你尽快地形成一个安全的、被需要的氛围。
如果你还是担心刚开始转变的时候下属不习惯,那你可以在开始对话之前随便铺垫几句,比如“之前每次都是我说,但现在我真的很想听听你的思考,因为你才是一直做事的那个人。”
这时候你就从办公桌后走出来,再询问他,“我把椅子放在这里,坐你对面,行吗?”
这表达的,是你真诚地希望开诚布公地交流。这种氛围下,双方都会很快放松下来。
2.信任的加深:三问一给
好,这就是开始建立信任的阶段。那建立了之后,我们就进入到下个阶段,逐渐加深。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让下属觉得,“诶,我可以畅所欲言了。”
这一步,我们要做的,是要不加预设的提问。还是之前在7讲提到的,三问一给。
咱们复习一下,就是“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你觉得如何做得更好?你觉得我们还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吗?”等等,然后再给下属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在这个过程中,问第一个问题时,下属可能还没法打开自己。
他心里可能会想“今天我老大要干嘛?是不是后面会有不好的事儿?”
接着,你就再追加一两个开放式问题,核心是以他为中心,让他自由地去说自己的想法。
等他说完之后,你先上个表扬,说“想法真不错,我很期待你的主动思考”。
然后再“一给”,补上他的盲点,给他对应的资源。如果真是有他摆不平的关系问题,你就帮他协调一下,别让他老过不去那个坎。
但我还是强调一下,鼓励思考之后,你还要判断好这事儿交给他行不行?是不是自己得做个保底?这下属还欠缺什么能力?总之,你得做到自己心里有数,咱得把事儿干成。
这样之后,下属自然会对和你的交流有所期待,甚至你也会期待下属会带来什么新的思考。
3.两个特殊场景的信任建立
好,那逐步建立信任之后,工作中遇到大多数场景,我们都能游刃有余了。
但是,总还会遇到一些特殊场景。在这里,我讲两个管理者经常遇到的高频场景。
3.1 第一个,就是作为空降兵,怎样迅速建立信任。
首先,前一个月,你得先摸清楚情况。
你可以走访、参会、旁听各类的会议,来熟悉业务情况。比如在例会上讨论重要事情时,你要明确,“这个项目的重要相关者有谁”“进度如何”“重点目标是什么”等等。
同时,你要抓住两个重要盟友。
第一个,就是HR。
很多管理者,一入职就把HR给忘了。
这可不对,在HR那里,你能获取的信息太多了。你可以请他介绍一下组织架构、业务进展,了解一下各个业务线负责人的情况,是否有一些重要事情需要提醒等等。
总之,你要坦诚地和HR多多交流,获取更多信息。
第二个盟友,才是你的直接上级。
第一天入职的时候,你就可以和他进行一次详细沟通,报备一下“你有没有什么特别提醒的,我应该和谁聊一聊,需要关注哪些方面?”
他可能不会给你太细致的指导,但只要他提到的,一定是比较重要的,那之后一定要密切关注。
接下来,就是和重要员工交流。
可能是重要骨干,也可能是重要部门的基层经理,这里也可以来提三个开放性问题。
- 第一问,“我初来乍到,我也很重视这一份工作机会,所以我特别希望能够跟各位前辈多请教。我知道您一直是受尊敬的骨干,所以我特别想听您个人的经历和在公司的一些经验,这对我来说很有意义”。
这一问用在开头,既有你的谦虚,也展示出了对他的敬意,让他放松下来,从个人经验开始讲起,他会更加得手。
- 第二问,“您觉得公司里边做的很好的和希望纠正的,有哪些呢?”
- 第三问,“您觉得对我这个新人来说,有哪些特别注意的吗?”
这时候他会从各个角度说一些看到的问题,比如公司决策有点慢,流程有点长。
那你就可以追问一句,“您能给我举个例子吗?”这一步,能让下属看到你真诚想改变一些问题,这很重要,他会相信你有心做出一番事业。
同样地,不要急着插话,不要评判,把这些记下来就好。
到最后一给,你要给的是感谢,感谢的时候也要真诚。
比如说,“刚才你说的某一方面,我觉得这个是真的是给我很重要的提醒,我刚来,我还要做很多的了解和调研,我会格外留意您提醒的部分。”
空降干部最重要的是获取信息和信任,通过这一套流程,可以迅速建立一个亲和、信任的场域,那自然能让你得知更多信息。
但要记住,我认为进到一个新环境里,HR是第一个重要的伙伴,第二才是你的直接上级。
3.2 第二个场景,就是团队打了败仗如何重塑信心和信任?
你可以和重点下属进行谈话,方法也可以用三问一给。
同样地,开始之前开门见山地和下属说,“这个项目失败,我作为leader(领导),是我的主要责任,我也反省了一下,可能就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些想当然,有一些资源没有搭配好,衔接没有做好。但是复盘只是我一个人肯定是不全面的。我也想真正的听到来自你们这些骨干的思考。”
好,三问来了,“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你觉得如何做更好?你觉得我们还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吗?”最后一给时,仍然是首先要给感谢。
其实,工作中遇到的大部分的场景,沟通时都可以用三问一给。
4、小结
我们来总结一下,建立信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用“教练三态”引导管理者从不自然走向自然,第二个阶段,用“三问一给”加深信任程度。
同时,有两个特殊场景很值得注意。
<<<《得到-吴士宏·教练式领导力》学习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