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刚抄写完今日份的《秘密实践版》。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78400/5f78d1f022bb6e11.jpg)
【如果你试图强迫别人,那么就极有可能失去自由。】
抄写到这句话的时候,突然想起了昨天和姐姐们出门聊起的“小朋友吃了植物奶油被妈妈强行催吐”的事件,心疼这位小朋友之余,也让我想到了这样一句话——“安全感是自己给的。”
以前我是那种试图在环境里寻找安全感的人。
追溯起来的话,这些观念大多来自于我的父辈祖辈,他们常常会跟我说“女孩子当老师好,稳定”“当老师多好,有假期”“当老师以后退休就不愁了”……等等,但在教育体系里工作了9年,我似乎从来没有感受到“安全感”,反而每天焦躁不已,情绪也很不稳定。
如果要深究一下,那时的我潜意识里想的大概是:“你们不是说很稳定吗?为什么我的体验跟你们说的完全不一样!”
我试图去追求完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肯定,可是发现“越努力、越挫败”,自己似乎总是比不过别人,总是差人一节;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想想干脆摆烂吧,但是又觉得很不甘心……这种心态,成了我“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的根源。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我辞职后的几个月里。
从辞职4个月后的某一天里的突然觉醒,到现在已经过了快4年,一边提升自己的过程中也在摸索创业的方向,虽然我在金钱上还没有找到太多的安全感,但在精神上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情绪稳定,遇到事情知道自己有能力解决,不断降低自己的物语,专注于自身的成长。
在自己身上积累的成就感越多,我也变得越来越自信,安全感反倒比以前更加充足了,在不一样的环境里,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最舒适的状态。
昨天在听樊登老师和古典老师对谈《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的时候,古典老师讲到了一个公式:
【自由=能力-欲望】
想想却是如此,安全感是自己的能力给的,能力越大,能够解决的问题就越多,能够面对的不确定性就能够越多;同时削减了自身的欲望之后,就会觉得从环境的控制里解脱出来了(比如说其实很多东西都不是必须买的,只是商家的宣传让我们认为“拥有了这件商品生活就会变得更好”)。
安全感是发自内心的,是自己给的,而不是从环境里、从别人身上得来的。
好好修炼自己,才是收获安全感最好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