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一个人鼓起勇气,
你不需要赋予它特别的力量,
因为重新振作的力量,就在他自己身上。
!.可能遇到的问题
朋友的亲人去世了,我希望表达安慰,让朋友感受到真诚的关心,能够重新振作起来,请问我该怎么说?
常见的说法:“节哀顺变,人总有一天是要离开的,加油坚强起来。”
更好的说法:“知道你很难过,可是如果你倒下了,你的孩子怎么办? ”
?.为什么要这样说
对于沉浸在悲伤中不能自拔的人,人们通常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对她百依百顺,希望通过无微不至的关心,让她心里舒服一点,早点走出这段阴郁的日子;还有另外一种刚好相反,只是希望通过当头棒喝,让他醒悟起来,知道不能任凭自己沉浸在糟糕的情绪里。可是这两种做法都有问题,顺着他,可能让他在情绪中陷入得更深;而直接骂他,又怕他承受不住。
所以,鼓励一个人既不能完全顺着他,也不能过度激烈,而是应该唤醒他的另外一个角色意识,然后再对他进行疏导。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意识唤醒”。
每个人都同时扮演着很多角色,对父母而言你是子女,对妻子而言你是丈夫,对老板而言你是下属,对同事而言也是伙伴······每一种身份,都对应着不同的责任,当你想起这些身份的时候,自然会想起有些必须做的事情。
遇到巨大打击的时候,很多人本能反应是紧抓着自己“被影响”的那个角色不放,而抛下了自己背负的其他角色。比如当一个人父母过世的时候,他非常哀痛,以至于满脑子都只剩下一种角色,就是“我作为子女,此时多么绝望”,却忘记自己还有其他身份和责任。
这时候想要劝说和安慰,就可以唤醒他,不要忘记自己还有其他身份。比如你可以说:“想想你的孩子,他们可全都指望你了。”通过这样一个轻轻的点拨,提醒他意识到作为父亲或母亲的身份,就能让他想起来,“我不只是爸爸的儿子,同时也是父亲,所以不能过度悲伤,我还要照顾我的家庭。”这样,你就可以把他从悲伤的情绪中,一点一点的拉出来,获得一种心理上的跃升。这就是所谓的“意识唤醒”。
+.延伸思考
并不是所有的伤痛,都需要鼓励对方早点走出来。很多时候,对方只是想找人吐苦水,并不是真的深陷情绪。这种情况就不需要使用“意识唤醒”的技巧,而是聆听、表示理解。
*.随笔
人的肩上有各种“角色”需要担当。当角色冲突的时候,选择需要智慧。刚才在朋友那里瞟了一眼电视,《秦赋》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提取。子楚和周天子谈判:要么打仗;要么周天子把36个城邑送给秦国,秦国休战。这个时候,子楚被别人要挟:要么你老婆孩子人头落地;要么你拿5个城邑回去交差,同时带走老婆孩子。此时,子楚有两个角色:丈夫、孩子爸;秦国未来的王。子楚选择了“秦国未来的王”这个角色优先,“不能让秦国20万军队生命换来的成果付之东流”,宁可冒老婆孩子被杀的可能,也坚持要周天子的36个城邑。同时,警告对方,杀我的老婆孩子,我将来要杀光你们,来报仇(这是丈夫、孩子爸的角色)。最后,对方被他的虎狼气势给压住,人没有杀,城邑也献出来了。这真是大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