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书看到介绍的《裁缝》这一电影,豆瓣评分8.5恰好也许久没有看电影,又是一部女主复仇型的。看到电影介绍中的用设计与服饰去复仇立即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要怎样才能用服装去复仇呢,于是迫不及待的开始寻找电影资源,主流的视频软件还是需要付费观看,终于在某个视频网站上找到了这部15年上映的电影,又叫《恶女定制服》。电影一开始便是一段回忆的频段,黑白的画面,一个小女孩与一个小男孩,还没看懂发生了什么,画面已经转到了女主玛朵回到�她小时候所在的小镇。女主在找回童年记忆的过程中,凭借其高超的制衣技术赢得的小镇居民的认可,然而这一切只是暂时的。在幼年时的老师依旧声称女主是杀害了片头的小男孩史都华是,没有一个居民愿意相信她,甚至一个个都敬而远之。只有一直陪在玛朵身边的泰迪选择了相信她,运自己的爱让玛朵相信自己身上并不存在诅咒。看到这我还在想电影演到这里应该结束了,后面应该就男女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然而,不幸再次来临,泰迪用自己的生命证明居民的恨才是真正的诅咒,玛朵终于明白小镇上的居民根本就不会接纳自己,对她们而言自己只是一个可以为她们做出漂亮的礼服的裁缝而已。
不幸却再一次降临在这个可怜的女孩身上,为了让她走出绝望的母亲中风次日便不治身亡,她终于决定要让小镇上的居民付出代价。影片的结尾,玛朵通过设计的服装打败了小镇,一把火烧光所有后在火车上对以为小镇在烧垃圾的列车员说:你是没有看到那些垃圾。影片到此戛然而止,看完整部电影后,我的脑海中还反复出现那些画面。玛朵最初回来只是为了找回自己的记忆,了解真相,然而小镇上居民的做法让她彻底寒心,一直陪在身边最爱的两个人的先后离世彻底把她击垮。法拉特警官在关键时刻又挺身而出,替玛朵顶了罪,也为自己25年前将她送走而赎罪。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在导演的多次剧情反转后使得电影充满悬念,在每次以为是一个happy ending的时候却又给女主一次打击,最终使得她彻底认清事实,完成复仇。
电影虽在百度百科上被定义为剧情、喜剧,但我认为就剧情而言并不像是一部喜剧电影,它的主题基调时时让人感到愤慨、无奈,就在你为女主开心的瞬间却又马上遭遇不幸。这种得到而又失去的感受最让人痛苦,让总忍不住抱怨:愚蠢的泰迪啊,为什么你要为了证明你的爱做出这么幼稚的举动呢,你不在了要怎样去证明。却又忍不住责怪玛朵:就因为你的犹豫你的不安,你担心自己身上的诅咒,你太过在乎他人的看法让你失去了你最爱的人,这是不是对你的惩罚呢?小镇上的居民就像现在的大多数人,他们并不在乎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这并重要,只要你不影响他们的生活,甚至你能为他们做点什么的时候他们也愿意和你成为“朋友”。一旦你对她们造成威胁后,她们便迫不及待的孤立你,把你赶走。对她们而言没有真正的朋友,只有在衡量你对她们对利弊之后选择对你的态度。电影的最终是女主胜利复仇后离开了这场伤心之地,但同时她也失去了自己唯一的亲人,这场战争大家都是失败者。如果她一开始在了解真相后就答应泰迪一起离开,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这将会是一部真正的喜剧电影,然而她并没有。在这一方面,我也女主也很像,说的好听点就叫善于听取他人意见,说的不好听些就是没有主见,太过在乎他人的看法。也知道自己存在这个问题,就是很难改变,人家说情商高的人其实就是一群敏感的人,他们太过于在乎他人的感受,才能敏锐的察觉到对方的情绪变化进而做出一些高情商的行为。
太久没写东西觉得无从下手,写的也是乱七八糟想到什么写什么,可能这也是AB型双子的特性吧,天马行空。逻辑太差,重在坚持,写下去就是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