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7-18,我的管理艰难入门过程
15年底
因为陈总突然离职,更承蒙没说过几句话的郝总莫名信任,由工程师岗毫无征兆的转到管理岗。
从此,进入了另一个全新的游戏。
16年
带领团队把公司基础设施的全面搬迁上阿里云,同时做了运维平台的尝试。
但管理层面,只有四个字:身先士卒,当时还为这四个字沾沾自喜,现在看来,这四个字已经没有一丝褒义的成分。
17年
继续在规范化、自动化的道路上前行,过去几年头疼不已的基础设施稳定性提升明显,团队效率也大幅提升。
然后是管理层面,从17年开始发现自己在管理方面的种种不足。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进入了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状态。
悲观、焦虑、独断等负面情绪都挨个光顾,也经历了团队核心成员的离职,踌躇满志的技术大学筹建失败。
最后,算是理解了管理者的最重要价值和定位:激发人、培养人、氛围建立。
18年,新的开始
转眼Q1都已经耗尽,今年要做的事情太多,SRE转型、研发效率支持、规范化自动化演进、技术大学重启。
但回到管理层面,聚焦在三个词:激发人、培养人、氛围建立。
激发人
分为几个关键:
1、和他一起找到有价值有成长的方向;
2、让他对结果负全责,并给予高度自由;
4、让他收获足够的认可,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层面;
培养人
关键点:
1、团队需求和个人发展高度融合;
2、尽可能少的干预和指导;
3、时刻让伙伴有陪伴的感觉,团队的特殊性这点尤为重要。
氛围建立
这个直到今年年初还是被我严重误读的一个词,其实应该换做“团队文化”这样更准确,如果你还像很多人一样觉得团队文化这词太虚太假,说明你没有理解透彻而已,请记住“团队文化”是目前我能想到的最准确描述氛围创建这项工作的词。
关于这部分,我会在后续再写一篇文章全面阐述我的理解。
关键点:
1、问题摆上桌面;
2、原则制定、执行、复盘;
写在最后
写到这里,不知不觉已经2点了,回过头看内容好像还是有点空洞无货,但写作的过程中,我的脑中浮现的却是一幅波澜壮阔的蓝图。
没办法,写作能力和时间都非常有限,只希望在后续的写作中,能更透彻的把我的历程、收获、领悟表达出来。
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