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找工作,想起人事一般对于女性比较关心的话题,就是生孩子的事。
最近炒得沸沸扬扬的“三胎”政策可能真的要变成现实。
当初生完儿子,孩子一岁时,在面试上一家公司的时候,人事总监就问,听说二胎要放开了,你有没有打算生二胎。
我当时是没有想过,也就如实回答了。但是后来,我还是顺应了潮流,生了二胎。不过已是离开那家公司的时候。
现在又面临同样的场景,若是有人问我要不要生三胎,我可以毫不犹豫、斩钉截铁地告诉他,打死也不要三胎了。
可以想象要是政策放开了,婆婆那一辈人肯定又会苦口婆心的劝说再要个男孩。她还会告诉你,以前的人生几个都带过来了。比如,奶奶就生了6个,还不照样长大。
现在是两极分化的世界,要么是越穷的人生一窝,要么是越富的人生一群来争家产。唯独是占多数的工薪阶层在挣扎,生一窝养不起,怕教育不好,生一群也没那么多家产来给他们争夺。
我有时候自己在想:为什么现代的适育女性那么排斥生三胎,这应该也有着很多时代的因素在里面。
从自身的角度来看,为什么我那么抵触生三胎呢,难道以前的长辈们带孩子不辛苦吗?
她们起码没有我们这辈人辛苦,在上一辈整体大环境还是男尊女卑的时代,女性受教育程度还不那么普遍,妻子对在外打拼的丈夫唯命是从,丈夫是天,妻子心甘情愿,任劳任怨在家带着孩子。
这样的妻子,身体是累的,心里却觉得是理所应当的,从不怀疑这样的相处模式有什么不对,更何况,现在的她们孩子都长大成家了,过来人站着说话就不腰疼了,可以理直气壮的宣告她们的胜利。
但我们不行,受过教育,接受的是男女平等,女性半边天的文化,最起码,在经济上,可以独立,不再依赖于男性。
带孩子身体的累没有因时代的变迁而减弱,反而因接受的教育,倡导女性平权而带来精神上的束缚,变得更加挣扎。
女性辞职在家当全职妈妈,失去了经济独立,没有经济来源,失去了安全感。又怕被社会淘汰,重返职场后适应不了社会快速节奏,不得不一边带娃,一边寻求自我成长,给自己增加筹码,不至于落得跟上一辈人唯命是从的命运。
也想要趾高气昂地说“我的人生我做主”,也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力量:我们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我们可以影响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自己的命运。
所以,现在的我们承受着带娃的不眠不休,还拼命要求自我成长。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下,活得很焦虑。
“三胎”政策的放开,无疑是对于“二胎”后的雪上加霜,给我们这一群“遇上好时代”的适婚适龄女性增加更多的压力,再一次沦为生育机器。
像任务一般,毕了业(打勾),结了婚(打勾),然后没完没了的生生生,一个、两个、三个(勾勾勾)。
带孩子,女性一味牺牲自己,奉献自己,在职场上受歧视的现象就会越严重,因为你子宫里担任着为这社会孕育希望的重任,而这种不公平,仅仅是因为你有子宫,男人没有。
记得当时怀着二胎时,有次跟姐妹们在聊天,说到希望是男是女的问题,如就说:希望是男孩,因为如果是女儿,不忍心她今后要承受生育之痛、带娃之苦。这是经历了十级阵痛的母亲独自带娃后的心声。
也是我为什么不帮老爸老妈劝说嫂子再生个儿子的原因,因为正在忍受带娃之苦,又没有经济收入的我,不忍心看着嫂子跟我一样再次有不那么好的体验。
孩子生下来了,不仅仅是为了生孩子而生那么简单。我们还肩负着养育,教导孩子的重任。要对孩子负责任,生怕教育不好孩子,无形中压力又增加了不少,害怕不能照料周全,所幸适可而止,不生了。管它“三胎”还是“四胎”,甚至未来的“不限制”,“奖励生”等等政策,都与自己无关。
不随泼逐流,有时候逆流而上,方能站在高处为自己喝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