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是艳阳高照的大晴天,工作日则是日复一日的阴雨天,可见连天气都在提醒着我们,别辜负好不容易来到的人世间,怎么能带着遗憾和沧桑去看明天呢?
最近本打算让自己慢下来,对于写作的事情,简单做个心情转述或工具搬运,却没曾想迎来了意外的惊喜,这可能就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意思。
虽然不是爆款文,却凭借一文在平台上,发酵到600+阅读,49赞、新增关注20,已经是我非常傲人的成绩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996275/41d5d06c30468483.jpg)
仔细去阅读了篇文章《5招,助你写好文章》,我得出三点心得:
1、 好的文章,一定要利他性。
这篇文章,我的篇幅并不长,也没有过多华丽辞藻,直接就是自己多年写作心得的分享,每一点都是我踩过坑或事半功倍的经验之谈。
对于想要提升文笔的人来说,主打一个立即上手的实用性。
2、选题有足够的受众
用户的人物画像,这是一个运营、产品、平台等岗位,经常都会谈到的一个专业词,但其实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受众吗?了解平台的受众吗?
可能大部分人都没有,包括我自己。
因为这是一个非常难的课题,但这篇文章让我有点感觉了,这个平台,最初就是一大帮生活在各个行业,且有分享欲的人,聚集而成的平台,特别喜欢把所感所悟通过文章抒发出来。
因为有很多好的文章输出,平时大家通过搜索引擎,通过口碑或者平台机制逐渐形成的小圈子。
所以,关于写作等技巧性建议的文章,一直都有很高的话题。
3、 分享的是自己擅长领域
在这里,我写了很多题材,尤其是偏爱记叙性文章,希望借此抒发内心三千发丝三千愁,别问我为什么有这么多伤春悲秋的情绪,我也不知道。
可能就是这份敏感,以及以悲凉为底色的内心世界,让我对文字始终保持热忱。
但从参透人生而言,我的阅历尚浅,大多数想法,对很多人来说都略显稚嫩,这种意识,我在与人聊天中,已经提前发觉了。
因此,现如今,如果不是故意要表达,大多数时候,我都能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倾听者,甚至可以做到在小区闲逛,某个不认识的邻居随意一搭话,就能像我吐露几个小时的人生鸡毛蒜皮,关于婚姻、关于子女、关于生活、关于人生态度......
这个过程中,我大多数是一个倾听者与情绪认可者,可是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就不是如此了,我常常以表达者自居,自说自话,自说自道理,但其实非常不明智。
因为太浅显,所以并不深刻,与其如此,不如精专自己擅长领域。
人生,虽然各不相同,可大多数时候在经历一番后,都能无师自通,可是自己擅长的领域不一样了,就像酒一样,越有年份,越香甜回甘。
![](https://img.haomeiwen.com/i2996275/230d5b777f70d745.jpg)
所以,总结起来,我们到底要怎样写?写什么呢?
首先,写利他性的文字,只有对别人有用,这个有用不只是专业,还有精神、心灵等方方面面,就有可读性。
其次,写自己擅长的文章。比如你是一个产品经理,那最好用文字告诉我们产品经理是做什么、普通人如何用一些产品理念,解决问题,如果你是一个程序员,那就聊聊编程或编程故事等。
而我是一个文字工作者,我就应该多分享写作过程中的故事,以及如何更好、更快、更准的写作,这一点非常重要。
这一点在kol身上非常明显,很多领域的人,都是用自己所在圈子或个人去逐渐提高影响力与关注度的。
最后,要持续产出。
其实,我也做得不好,所以希望通过这次小小的发现,让自己在写作这条路越走越顺。
也希望每一个看到文章的小伙伴,也能拥有同样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