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在每个人的眼中,名声和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无数人都会为了名利而劳碌一生。当然,可以功成名就的人,那是特别少的。
因为“名利”这种东西,就跟资源一样,那是有限的,别人拥有了,你就会没有。如此,少数人名利双收,而多数人平凡一生。
难道说,命中最大的福气,就是所谓的钱财名利吗?并非如此。正如弘一法师所言:“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
普通人的人生,就好比日落西山的太阳。而他们所追求的富贵,也跟草上的冰霜一般。这一切,终究会消失不见。
命中最上乘的好报,并非是所谓的名利,而是老天给你的这四点提示。
一、有“自知之明”的提示。
古人有言:“人贵有自知之明。”
生而为人,不论有没有本事,钱财多不多,也该认清楚自己。自己是什么人,就去做什么事儿,千万不要有太多好高骛远的想法。
单位的小李,虽然从名牌大学毕业,但他心高气傲,觉得在基层干活屈才了。所以,他就给上司写信,诉说自己的观点,并对公司提出建议。
上司看到小李的信件,不久后就借口把刚入职的小李辞退了。小李很疑惑,我又没有犯错,为什么上司会将我给辞退呢?
其实,就跟“自知之明”这四个字有关。一个刚入职场的小白,认不清自己的位置,就触犯他人的利益和底线,迟早是要倒大霉的。
做人,还是要有自知之明比较好。有多大的头,就戴多大的帽子。有多大的胃口,就吃多少的饭。如此,才能保全自己。
二、让人“接受平凡”的提示。
著名作家周国平先生说过,人生有三次成长,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觉得自己了不起,是世界的中心。后来,等我们被生活毒打了一顿,才发现并非如此,自己只是世界当中的配角罢了。
过了几年,十几年,我们依旧活得平凡,没有活成心目中的自己,那我们就会感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慢慢地,我们就接受了无能为力的自己。
等人到中晚年之时,我们的心态变了,逐渐接受了“平凡”的人生,并且在平凡的生活当中,知足常乐地活着,没有太多的抱怨和纠结。
如果我们能够“接纳平凡”,就说明我们已经活透了。要知道,全世界有八十亿人,我们只是这个庞大数字中的一员,又何必觉得自己了不起呢?
再怎么绚烂的烟花,都会沉寂于冰冷的夜空当中。烟花如此,人生亦如此。
三、让人“修养心灵”的提示。
儒家有一个说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四点,应该是圣人的写照。
对于并非圣人,而是普通人的我们来说,我们只需要做到两点就行了。第一点,便是修身。第二点,便是齐家。
谈到“修身”,我们不妨思考一个问题,修身的关键到底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就是修心。修养自己的心灵,过上精神富足的生活。
当绝大多数人都追求富足的物质生活时,其实他们都抛弃了最珍贵的精神家园。比物质生活更重要的,应该是精神生活。
道家的庄子,虽然处于贫穷的环境当中,可为什么他还能淡然自若,过上精神富足的日子呢?因为庄子让自己的心,融入到自然当中。
这便是道家提倡的“和光同尘”。现实无法实现的,都可以让内心去实现。内心的那片土地,才值得我们好好耕耘。
四、让人“隐忍藏拙”的提示。
唐代的罗隐说过:“纵无显效亦藏拙,若有所成甘守株。”
纵然没有显出的功绩,也不要为了凸显才华而锋芒毕露。哪怕被人批评守旧,守株待兔,也该坚守自己的原则,不高调,不显摆,不惹人注意。
直白一点来说就是,“藏拙内敛”才是普通人明哲保身的大智慧。过分锋芒毕露,过分咄咄逼人,最后吃大亏的,并非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
就拿汉朝的前两位丞相来说,萧何自污,让刘邦觉得他毫无威胁,所以萧何得以善终。在萧何去世后,接手相位的曹参,只顾饮酒作乐,萧规曹随,无为而治。
萧何能力出众,需要内敛锋芒,不得不自污。为什么曹参也要无为而治呢?因为曹参知道,自己比不过萧何,那就遵循萧何的策略,不要搞太多,否则害人害己。
所有的隐忍和藏拙,都不是懦弱,而是“符合天道”的表现。顺天道者,必有善终。
文/舒山有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