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就听老姐提到过黄珂——珂爷的名字,也对珂爷“家宴天下,流水人生”的黄门宴向往已久。虽然身为黄友会成员多日,但对黄门宴一直心向往之,身不能及。今天,终于在老姐的带领下,近距离接触到了珂爷,以及形形色色的“黄客”们。即使在去之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今晚的这段经历还是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惊喜和意外,今晚的经历堪称奇遇,接下来我就来聊聊我的——黄门奇遇记。
黄门一奇——珂爷家收藏品奇多。从油画到雕塑、从题词到书画,应有尽有;更不用提那整整两大书架的各色音像CD,书籍杂志了。这些或大或小的玩意儿在别家可能就是客厅高大上的装饰品,也可能是主人卧室里珍藏的艺术品。但是在珂爷这里,对不起,几百上千件的收藏品实在不能一一展示,只能委屈它们堆砌在房间的各个角落;如果你想细细把玩,但就房间一面墙上摆放的物品就够够玩味一整天。所以,请原谅我不能一一把它们列举出来,因为我实在已经被震撼到无话可说了。
黄门二奇——“家宴天下,流水人生”。黄门家宴是一席私人宴席,但日日摆席,往来者甚众,少者十余人,多者四五十。何谓家宴,珂爷在自家设宴;何谓流水,不论生熟,来者即是客,上桌便吃,吃完便可走,空出来的桌位很快就由下一位顶上。往往宴席从傍晚五六点一直持续到凌晨一两点。设宴十余年,宴客十余万,“黄门客”早已遍布海内外。
黄门三奇——奇特的珂爷。据摘录黄珂》一书中的介绍:
黄珂的身上有一种罕见的独特:经历的大小事特别多,也很剧烈,仿佛有九条命似的,既活出了许多的身份,也遭遇了无数的突然。他少年时没想到自己会当知青下乡,闲置在农村时没想到有机会进校学医药专业,学了药却又以大提琴手的身份被招入文一团,转眼又搞写作,办医药报,拍“太阳神”广告,折腾地产,到新疆种棉,迁居京城当寓公……
珂爷的过去经历我并不熟悉,但仅从书中的只言片语就可以看出珂爷的奇特。话说若不是珂爷如此之奇特,怎么包容这一众黄客于一门之中呢?
黄门四奇——“黄客”奇人异士们。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形容黄门的“黄客”们,那必定是刘禹锡的《陋室铭》中那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里有著作等身的学者专家,也有才华横溢的诗人;有知名的导演歌手,也有像我等不知名的毛头小子;有80后青春美少女作家,也有胡子拉碴不修边幅的艺术家;有精明厉害的商人,也有深藏不漏的太极拳宗师……这不是一个家宴的客人,这简直就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
黄门五奇——“奇葩套爷”文经风。文叔是我今晚聊天聊得最多的人,当然也值得大书特书一番。说文叔“奇葩”,实实在在是想表达一下我的敬仰之情。文叔早年开过中国第一家性用品店,江湖人称“套爷”;当然,这不是我佩服他得地方。他最值得我佩服他年轻的心态和整个人体现出来的那种积极、包容的状态;对年轻人的观点、想法极其的认同和肯定。也许正是这样的精神,才会有当年他打破传统的勇气吧!
黄门之奇,远远不是我这短短千字能够描绘的;也不是我一个晚上所能完全体会得到周全的。不过,在以后的日子里,还会有很多机会去体会黄门的奇特以及黄门的美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