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不会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也如此,每一个人都不一样,都是独特的个体,提到这个话题,我便想起我的英语老师,发自肺腑地说:“李老师,您很不一样!”
这学期,我们有缘与您相识,您成了我的英语老师,我成了您的学生。
初识您,貌不惊人,不高,微胖,红脸,很像《水浒传》中的鲁智深,不对,还要逊色些,他魁梧,您不魁梧!我疑心,你是不是该干过杀猪的行当为好?
不曾想,您的第一节课,就深深吸引了我们。您说:“鄙人貌不惊人,但我才识过人,德行过人,语形过人,惩形过人!”什么“语形”“惩形”?我们一脸的懵相。您又说:“不理解,是吧?‘语形’即语言形式,‘惩形’即惩罚形式,如果还不懂,你们慢慢体会,Now,Class begin!"
渐渐地,我们读懂您的两形,“语形”“惩形”。
您课堂上趣语连珠,您讲be动词时,形象地把be比成老子,老子生的儿子am is are,老子与儿子两辈分,别弄错!弄错了,你家老子不放你拉倒!“哈哈哈!”我们在笑声中有趣地掌握了这个知识。
老师,您喜欢给我们设置情境讲解难点,比如look out 与 look out of,我们不易区分,您说:“现在李同学正要用拳打秦同学,秦同学你要……”“look out!”,再比如,锦鸡同学妈妈来看望锦鸡,瞧在窗外,怎么说?“look out of the window!”一下子,在情境中,我们懂得了区别,学会运用。
锦鸡是发言最踊跃的,可举手的方式太张扬,两手叉开,使劲地往上举,有时臀部离开椅子,几乎要站起,简直不像模样!您调侃:“锦鸡,毕竟是锦鸡,鸡爪太多了,我们是不是抓一只来啃一下?”“好!正好饿了!”同学们异口同声。迫使锦鸡缩去一只爪,坐直身子,举“爪”了!
在您的课堂上,类似这样的趣语不胜枚举!您课堂语言风格是如此独特,而您的批评学生的方法与其他老师也很不一样。
您独创了“自惩法”,手是重要戒尺,用来揪眼皮,拧耳朵,敲桌子,您恼怒中带有温和地说,“错的,站起,拧一下耳朵,是耳朵失灵了!”这样一惩一大片,既节省时间,也省了您的体力。您虽然知道有些同学总宠着自己,舍不得自惩,对他们来说,并不凑效,但您还是乐此不疲地使用,我总觉得,这是您对我们的仁爱心理啊!在您心里装着的是满满的慈善心肠啊!每当跟父母提起您,我总要翘起大拇指自豪地说:“李老师,好样的!”
其实,您也有严厉之时,但您的严厉中总藏着一种柔性之美,这不,前天的英语课上为一个“through”,已讲了好多遍,偏偏我们这些不争气的学渣们,一错一大堆,您威严一声,错的站起,起初倒选择性地挑了几位,拿上您自制的戒尺,似乎是咬牙切齿地一人一下,竟然,您还要问张同学,说:“张同学,你手受了伤,吃得消惩罚吗?”张同学满口答应:“吃得消!”,“哗啦!”一下,张同学居然还笑嘻嘻的,接着,您看了看旁边的杨同学试卷,直言道:“你不是这样的错误,免打!”哪知道这个杨某竟然心甘情愿地让您惩戒,您调侃道:“杨同学,你还特意送给我惩戒吗?”“是的!”杨同学爽快答应,同学们又“嗬嗬”一笑。还没惩罚几位,您居然放弃惩罚,下令道:“剩下的,你们自己惩罚吧,揪耳朵,拧眼皮都行。”同学们整装待发,统一揪起耳朵,自惩起来。
李老师,您知道,我们特喜欢上您的英语课,您让我们享受您的可爱的温柔,更让我们在乐趣中接受知识。
你慈善中也藏着一种严厉,只是不经意的孩子们得好好咀嚼你舌吐莲花的深意,您让我们在思考中体会深意,体会人生哲理。
那次,英语课上,你绘声绘色地讲,我们津津乐道地听,哪知道,丁同学在那儿沉沉欲睡,几番提醒,仍无效,丁同学要么趴在台上,要么弯着一只腿不停地扭动臀部,您实在看不下去了,便不紧不慢地说:“丁某某,你坐椅子不太好,最好叫学校为你备用一张床或者一张藤椅,省得你这样受苦。”同学们“呼哧”一声笑,丁某立马正襟危坐,直到下课。
您教学风趣,惩罚学生独特,独特的您,不一样的您,给您的学生带到一片新天地,今生能做上您的学生,值!值!值!
再不把您当鲁智深了,当杀猪的了,我也深深懂得,以貌取人不可取,识人要识其本,其性,其品,其质,是不一样的您教会我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