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站在桥上看风景,有人站在窗口看桥上的人,谁是风景?谁是看客?
我想讨论的不是哲学命题,而是文学创作中的视角转换。
记得曾经拿自己写的故事给小伙伴看,小伙伴表示难以理解,指责我视角混乱,怎么可以描述除了主人公之外的其他人的心理状态?我表示不能认同,我写的是第三人称又不是第一人称,凭什么不能写别人的心理状态?
《写作脑科学》第三章中“主人公的内在想法如何表达”这一小节完美解决了我和小伙伴的争端,我们都是以第三人称传达思想,然而小伙伴属于第三人称限制视角,我属于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我们对故事的表述和理解方式都不一致,当然会发生争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