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历史上的今天,1984年10月31日印度女总理英迪拉·甘地遇刺。这个统治印度16年的女人,被2个锡克族卫兵扫射了30发子弹。听萨沙说一说吧。
英迪拉·甘地是印度领袖尼赫鲁的女儿。
很多印度人认为,英迪拉·甘地对于印度的贡献甚至大于她的父亲。
在英迪拉·甘地时代,印度无论外交、军事、经济都有很大的发展。
军事上,英迪拉·甘地奉行强硬手段,连续打赢了两次印巴战争,将巴基斯坦削弱成两个国家。
由此,巴基斯坦元气大伤,再也没有打垮印度的实力。
在英迪拉·甘地的强力干涉下,印度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一跃成为核大国。
至于英迪拉·甘地在经济和外交上的成就,自然也有很多,篇幅所限就不说了。
即便是英迪拉·甘地,也无法轻松处理国内复杂的民族和宗教问题。
印度本来就是民族和宗教的大杂烩,人口过千万的大民族就有十几个,宗教更是五花八门。
英迪拉·甘地自己是印度教徒,他的丈夫竟然是拜火教徒。
国家占支配地位的自然是印度族,他们基本都信仰印度教。
然而,印度族人口不过占全国的百分之十四十六而已,还不到一半。
其余还有泰卢固族、孟加拉族、马拉地族和泰米尔族,分别占人口的百分之十左右,信仰不一。
如孟加拉族基本都是穆斯林,而泰米尔人则是严格印度教徒。
这么多民族中,对印度有着重大影响的就是锡克族。
锡克族严格意义上是信仰锡克教的印度人,而不是某个种族。
在莫卧儿王朝时期,执政的穆斯林压迫其他教徒,很多印度人对他们非常不满。
可是,穆斯林至少讲究所有人都平等,不像印度教公然采用种姓制度进行压迫。
于是,锡克教由此诞生。
本文不是宗教普及文章,也不多说了。
简而言之,锡克教有着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特点,是一种新宗教,成为很多印度人的信仰。
锡克教有几大特点,主要是勤劳、勇敢、尚武、虔诚和团结。
锡克族长期受到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压迫甚至武力镇压,形成了骁勇善战的特点。
锡克族男人一律佩戴短剑,还将名字加上辛格,也就是狮子的意思。
勤劳的锡克族人热衷于劳动。他们居住的旁遮普帮的粮食生产量,竟然占到印度的二分之一。
众所周知印度遍地都是乞丐,然而锡克族人是没有乞丐的,也极端厌恶乞丐。
同时,锡克族人还非常团结。
根据锡克教的教义,每个锡克族人都是平等的,根本没有种姓制度。
他们都有救助其他锡克人的义务。锡克族的神庙常年提供免费的素食,供失去劳动能力或者残疾的族人免费食用。如果一个锡克族人破产了,周边的邻居都会解囊帮助。在锡克人来看,这并不是施舍,而是天经地义的。
另外,如果路上有一个锡克人被打了,路过的所有锡克人无论是否认识他,无论被打的锡克人干了什么,都必须去帮忙打群架。所以,在印度,很少有人敢惹锡克人。
自然,锡克人也有一些缺点,比如高傲、倔强、不容易相处、不与外族通婚等等。
因此,锡克人虽然只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二,却在印度极有影响力。
在二战之前的英国印度殖民地军队中,约有一半士兵都是骁勇的锡克族人。
后来中印战争中,解放军认为除了廓尔喀人以外,印军的锡克兵是最难对付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海租界的那些红头阿三,基本都是锡克族人。
这些高大、尚武、皮肤白皙的锡克人,被英国人雇佣成为保镖和看门人。
在印度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都占有重要地位,锡克人自然不愿意长期被印度族统治。
早在印度独立开始,锡克人就寻求自治甚至独立。
没多久,锡克人建立了自己的合法政党阿卡利党,经过几十年的斗争获得了很多的自治权利。
对于锡克人的威胁,印度历任领袖都是心知肚明的。
到了英迪拉·甘地时代,她对锡克人又打又拉。
为了对付如日中天的阿卡利党领导人隆格瓦尔,英迪拉·甘地走了一步臭棋。
隆格瓦尔是温和派,主张用合法选举和游行,获得锡克人的自治权利,不并要求立即独立。
有人却不这么想。
锡克教1个普通教士宾德兰瓦勒,则是极端派。他宣扬锡克人应该让旁遮普邦从印度独立,建立卡利斯坦国。
宾德兰瓦勒的主张,获得了一部分锡克人的支持,但人数很少。
英迪拉·甘地认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不如利用实力弱小的极端派宾德兰瓦勒,来对付温和派隆格瓦尔,让锡克人分裂和内斗。
英迪拉·甘地的愿望是很美,遗憾的是事实正好相反。
在极端时间内,宾德兰瓦勒一派异军突起,形成燎原之势。到了80年代,他已经成为最有名望的锡克族领袖,温和派反而退居二线了。
此时,英迪拉·甘地体会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痛苦。
号称印度霍梅尼的宾德兰瓦勒,在宗教上很成功。他于1982年7月来到阿姆利则城的金庙,在这里建立了他的指挥部。
金庙的地位类似于穆斯林的麦加,犹太人的耶路撒冷,是锡克人的圣地。
此后,宾德兰瓦勒不但要求锡克人独立,还宣扬必须使用武力。
于是,从1982年8月到1984年6月,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图之间发生了1200余次暴力事件,死伤1万余人。
面对旁遮普邦乱成一锅粥,英迪拉·甘地也无可奈何。
她很清楚,擅自采用武力对付宗教,只能适得其反。况且,骁勇善战的锡克人哪里这么容易对付的!
所以,甘地一度比较克制,没有调动军队。
可惜,全国的大选就要开始了。
此时占国内人口百分之七十几的印度教徒,都对锡克人的行为非常不满。
如果身为总理的英迪拉·甘地不能有效对付锡克人,恐怕她就无法连任。
在这种节骨眼,权衡轻重,她还是要争取印度教徒的支持。
于是,英迪拉·甘地咬牙决定用武力镇压锡克人。
1984年4月4日,英迪拉·甘地的政府宣布,旁遮普邦为“危险地区”。
政府出动了20万军队扫荡旁遮普邦,3000人因此死亡,30万人无家可归。
局势并没有好转。
6月2日,英迪拉·甘地决定采取断然措施,攻击锡克人的政治和宗教中心金庙。
军方迅速制定了“蓝星”行动计划,配有坦克和装甲车的10万大军包围了金庙。
躲在金庙中的宾德兰瓦勒和上万名锡克人,以殉道者的身份表示绝对不会屈服:印度人只能杀死我们,不能奴役我们!
无奈之下,6日英迪拉·甘地下令总攻,最终军队用枪炮占领了金庙。
宾德兰瓦勒被当场击毙,还有492名锡克人被打死,政府军也有84人死亡,还有4712名锡克人被捕。
伤亡和被捕的基本都是锡克人,加上被视为圣地的金庙被异教徒占领,全国的锡克人都怒不可遏。
锡克人直接发出威胁:一定要报复侩子手英迪拉·甘地本人。
印度的军警中,有大量的锡克人。甚至,英迪拉·甘地的贴身卫兵,也有多名锡克人。
政府官员出于安全考虑,试图更换甘地身边所有负责保卫工作的军警。
然而,英迪拉·甘地出于政治考虑,只同意更换总理卫队在内的大批锡克军警,仍然留下了几个锡克族贴身卫兵。
其中就包括跟随他接近十年的卫队副队长:本特·辛格。
甘地认为,33岁的本特·辛格对她忠心耿耿,绝对不可能背叛她。
在一次采访中,甘地对记者说:本特·辛格就是锡克人,他是好人。我们对付的,只是扰乱国家的一小批锡克坏人。
英迪拉·甘地不知道的是,本特·辛格却迅速变了。
金庙事件后,本特·辛格曾经回家探亲。
在听到众多亲友和邻居关于家破人亡的哭诉后,本特·辛格怒不可遏。
他认为保卫10年的这个女人,才是真正的恶魔。
与此同时,锡克族的极端派也找到本特·辛格,试图给他10万美元作为酬劳,让他杀死甘地。
显然,无论刺杀是否成功,本特·辛格都不可能活命。
让极端派吃惊的是,本特·辛格一口答应了要求,却分文不取:我杀她,不是为钱,而是为了所有锡克人!
本特·辛格回到总理府后,又联络上另一个贴身卫士萨特万特·辛格,准备一起动手。
1984年10月31日,毫无戒备的英迪拉·甘地赶赴总理府,本特·辛格照例跟随在后。
在走到一个过道时,手持冲锋枪的萨特万特·辛格也照例在这里站岗。
突然之间,本特·辛格掏出一支转轮手枪,枪口指着英迪拉·甘地。
英迪拉·甘地大吃一惊:你是不是发疯了?
话音未落,本特·辛格对她连开5枪,将67岁的女总理打倒在地。
这边,萨特万特·辛格也用冲锋枪,对准她进行扫射。哒哒哒,冲锋枪一共打了25发子弹。
杀死甘地后,这2人并没有逃走,而是对惊慌失措的卫兵们说:我们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你们该履行你们的义务了。
卫兵们慌乱的对准2人开枪,本特·辛格当场被打死,萨特万特·辛格被打成重伤。
这边,身中16枪的英迪拉·甘地,因心脏被击中,送到医院是已经失去心跳。
统治印度16年的英迪拉·甘地,就这么死了。
若干年后,1991年她的儿子,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也被一枚人体炸弹炸死。
民族和宗教问题是异常复杂的,简单粗暴的武力手段往往适得其反,文化融合的意义也许更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