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书中,我很少理会村友的留言。因为不管别人怎么说,能面对现实的只有自己。
有些友友的留言比较偏激,我看的时候很想回复一句:我家娃吃你家大米了吗?但是忍住了,如果真的那样回了,说明我自己也就陷进去了。
养娃不易,这是所有人共同的认知。养多个娃更是不容易,我不否认:如果我三个孩子里面有一个男孩,我肯定不会再生四娃。我生孩子的勇气来源于自身内心深处渴望的“儿女双全”,怀上了就生下来,万一实现了呢?同时也感激父母和老公的付出,如果他们有一个是不支持的,我也不会执着。
如今网络带动的舆论是很可怕的,不管你怎么选择,都可以给你找到合适的标签。
有观念说:养娃不在于数量,在于质量。
可是数量多了,就一定是低质量吗?数量少了,就一定是高质量吗?显然两者并不是因果关系,而是概率关系。质量的好坏更多的是取决于父母双方的教育。
养儿养女,就一定要给他们最好的物质条件吗?
过年的时候,小表姐问我:你想过将来要去县城买房吗?
我回:暂时不会考虑。目前在农村也挺好的。
小表姐有两个儿子,她家在县城买了两套房子。一套房子是她结婚时,家公家婆付的首付,一家人供的月供;一套房子是去年买的二手房,她和她老公名下供的月供。为此,她长年在外打工赚钱,两个儿子基本上都是爷爷奶奶在管。表姐的家公是退休的小学校长,可是并不会教育自己家的孩子。
小表姐的大儿子现在读初三,学习成绩很差,还近视眼了,因为天天机不离手。表姐说高中是考不上了,毕业后只能去职业技术学校了。而且现在是叛逆期,父母说的话也不听。
在我看来,如果做父母的不够用心去培养孩子的性格,即使你给孩子们提供再多的物质条件,孩子最后也未必会感激你。
我在想我与其离开孩子,花时间努力赚钱去县城买房,不如花时间用心陪伴孩子们在农村成长,把她们的性格养好。前提条件是队友和父母都给力,也就是家和万事兴。
![](https://img.haomeiwen.com/i20534129/98a985dff4f2887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