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奇心,非常重要如果去搜索能搜到很多跟好奇心有关的名人名言。
爱因斯坦说“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
居里夫人说“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
保持好奇心是应对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唯一的方法。
想培养能够创造未来的孩子什么最重要我肯定把好奇心摆在最前排为什么呢因为好奇心是人学习的动力而且是一种深刻的内在动力所以我会特别在乎培养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我们老是说要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如果孩子没有内在的驱动只是学习的话所有的学习都是无源之水。
那么,应该怎么做,才能培养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呢?

孩子天生有好奇心
好奇心是一种对新事物或者新环境产生关注、探究和提问的行为倾向。
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你可以回想一下当你送孩子一个新玩具时他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打开?这边儿拧拧、那边摸摸,等孩子第一次去沙坑里玩时他是不是兴奋地用脚踩,用手抓,英国神经科学家研究发现成人觉得自己马上要学到新东西的时候电脑波,活动会增加当科学家给11个月大的小宝宝介绍新玩具的时候宝宝的大脑也看到 活动在增强。可见,小宝宝有跟成人一样的好奇心。
虽然孩子上来都有好奇心但这种好奇心会慢慢的消退,想想你自己在看到一种新鲜事物时是不是想冲上去试一试,还是直接无视?遇到一个问题是你是用过去的老方式解决还是想尝试新方法?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好奇心不如孩子那再也正常不过了。
人的认知越多,相对而言新鲜刺激就越少,因为常见的东西他都知道了。

父母的教育方式会影响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得具体表现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对新奇的东西敏感,能够注意到它,特别想去探究。你肯定能在自己孩子身上观察到这一点。
第二、有探究的行为,去看一看、听一听、拧一拧、手耳眼口全用上,就是想知道这新东西是怎么回事。而且不弄明白不放手,探究起来特别能坚持。有时候孩子看大树底下的蚂蚁窝能看20分钟,你怎么喊他都不动,这就是典型的奇心表现。
第三、这种表现你肯定特别熟悉,就是提问,孩子整天不停地问这问那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活脱脱的“十万个为什么”。
一般来说孩子已有的知识信息丰富程度和思维水平影响着他对什么东西产生好奇心,也影响他表现好奇心的方式。比如孩子的好奇心,对象一般是跟他的生活有关的食物比如蚂蚁、花、车等。
两岁的时候还在感知运动阶段,思考离不开行动,大多用动作去探索;到了五六岁抽象思维慢慢开始发展,有可能会纯粹思考抽象出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孩子小时候问的问题是“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是做什么用的”长大之后可能会问“为什么”“是怎么回事?”等到孩子有了时间干你还会问“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总的来说,在孩子眼里许多事物都是新奇的,所以他们关心,探索,提问。如果父母给这些关心、探索和提问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孩子的好奇心就会延续下去,逐渐内化相对应稳定的人格特性。

蒙特梭利认为,儿童不需要大人的刻意教育,事实上每个儿童都能够自我教育,他主张给儿童自由活动权,鼓励儿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好奇自由选择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儿童能够学会自立自强,同时也能学会尊重他人。

很多科学家研究发现,父母教育方式会影响孩子的好奇心,其中,妈妈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好奇心的影响很大。今天我们着重讲妈妈的影响,不过如果你是爸爸,套用里面的道理,也一样的管用。
今天我们分享的是:“怎样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一起学习,做成长型父母。

我是胡晓莉一个四岁半女宝贝的宝妈,樊登小读者认证讲师,阅读推广人,家庭教育导师。我爱孩子、爱阅读、爱家庭教育、爱学习、希望通过我学习到的知识帮助.影响很多的父母关注儿童教育,建立正确的儿童观,成为成长型父母,收获幸福和谐家庭,培养优秀子女。
父母成为孩子的榜样,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