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0行动要迅速,赶在大脑反应过来之前
行动要迅速,赶在大脑反应过来之前
理智并不会时刻在线,反应时间越短,智力的运用就越少,因为蜥蜴脑对事物的反应总是会快于理智。
但是人的反应速度是可以训练出来的,刻意练习的关键就是建立心理表征,也就是说当我们面对一种情景时,不用大脑再去思索就能迅速做出正确反应。理智是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的,我们新接触一件事情时,一定会觉得有点困难,需要去了解,需要用脑子记忆,但是当我们有了经验,再面对相同事情时,我们就能省下思考的时间,直接做出判断。
蜥蜴脑对感官的反应很敏感,所以,形成心里表征,就是让大脑有一个迅速反应的图纸,场景再现,大脑中迅速调出图纸进行处理,而不是用逻辑和思考再对问题做一次剖析。
没有经过训练,人的应激反应容易做出让我们后悔的事情。比如销售人员的忽悠,在理智情况下,我们应该是会拒绝购买那些我们不需要的东西,但是在销售人员舌灿莲花的攻势下,我们稀里糊涂就买了,因为当下的我们并没有反应过来,就容易让销售人员的话术牵着走。
而经过训练的人在面对这种情况时,他的大脑返回的即时反馈就是拒绝,或者可以直接指出问题所在,能够清楚告诉销售人员我不需要这样东西。因为他对这个场景的心理表征在重复练习的过程中被修改了。
所以,很多时候不是聪明人的反应速度快,脑子灵活,他们在那个当下也并没有用理智的大脑去处理这件事情,同样是使用即时的反应,只是他们的经验使得他们形成了和我们不同的心理表征,使得应对的结果不同。
别人容易利用我们蜥蜴脑的弱点控制我们,我们也能利用它来完成我们想要达到的状态。比如,当我们想要开始一项工作时,不要给自己反应时间去思考这件事会有多难,而是迅速拿出准备材料,打开要用的工具,摆出工作的姿态,在大脑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抢先动手了,不等大脑后知后觉,大脑已经在工作的氛围中了。
我们不仅要有深思熟虑的能力,还要训练自己大脑反应前的行为,这样,当行动快于大脑时,行动仍然能够按照我们给出的清单——心理表征行事,毕竟,默认的初始反应机能经常给出我们不想要的结果。
2017-11-11一个人的魅力反应了他对关系的重视程度
一个人的魅力反应了他对关系的重视程度
说一个人有魅力,一般指的是和那个人在一起时很愉悦,或者听他说话很享受,或者只是看着他都会觉得欢快。所以,拥有魅力,一定是身上有什么让别人觉得舒适的地方。
1、外在
最直观的就是外在,一个人如果天生样貌好,一定是会受到欢迎的,大家都对赏心悦目的东西或人总是讨厌不起来的。如果一个人的衣着考究,卫生整洁,给人一种清澈感,也能在感官上愉悦他人,毕竟人靠衣装。
光是外形好未必总是给人好印象,外观只是第一印象,而接触久一点的人,对于对方的行为的要求就会更加看重,没有人喜欢满口粗话、弯腰哈背的人,也不会喜欢一个举止不文明的人,哪怕他长得再好看。
2、内在
一个人的谈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他的内在,在适当的场合说适当的话,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知道什么话该对谁说,是非常考验一个人的处事能力的。从和人的交谈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的气度和胸襟,探知对方的底线。
一个有魅力的人不一定是一个很会说话的人,但一定是一个有闪光点的地方,闪光点可以是能力,可以是智慧,可以是品性,内在的修炼与外现的技能练习不同,需要阅历,需要有一颗宽宏的心。
一个人的魅力表现出他对自己和他人的重视程度,只有重视自己的人,才会对自己的外形内在有要求,只有重视他人的人,才会试着去理解别人。一个有魅力的人,就是一个让别人觉得舒服而不是束缚的人。
2017-11-12开窗
开窗
门被关上了,那就把窗开起来,门和窗的区别在于大小,忽略大小,门可以是窗,窗可以是门。
也许是性格原因,总有人生活在自怨自艾的状态里无法自拔,仿佛全世界都在和他做对,好像所有人都活得比他好,他是最无助和卑微的那一个,偏偏还没有人来同情他。老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总是盯着自己失去的东西,归咎于别人的掠夺,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压抑沉重,责任在于自己。
长期处于这种状态,要改变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惯性思维早就养成,要突然变成乐天派,需要改变的东西太多,而这些东西不是我们说改变就能改变的,思维、情绪、行为,每一个是容易的。
我初中时,有一个刻意接近我的同学,她和老师说想和我同桌,那时,我还并不认识她,后来听她说,她想改变我。她是乐观开朗、没心没肺的,整天都在嘻嘻哈哈地笑,而我正好相反,我很难得笑一下,因为我总觉得笑是要被惩罚的,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念头。
幼儿园时,我爸带我到文具店里给我买了一盒水彩笔,我开心极了,但是面上又在极力掩饰自己的开心,那是我有印象里的第一次感觉到表现出开心是危险的,从此,我就更少笑了。至于危险在哪,我并不知道,我也不知道这个想法为什么会存在我脑中,并对我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我与那位同学同桌两年,她慢慢地没有那么开心了,也没那么经常笑了,我觉得她一定是受了我的负面影响,她跟我说,她原本真的以为她是可以改变我的,可是最后失败了,我很遗憾,我并不想让她不开心。
高中时,有一个乐观又善解人意的舍友,她也提出说想要改变我,我不知道为什么身边的人在认识我不久之后,有那么多想改变我的。高中快毕业时,她和我感慨说:“人真的不是那么容易被别人改变的,也许你就是这样,你永远也不会改变。”
消极的情绪像是被撕下的胶布残留的痕迹,很难消除,我身边都是一些积极乐观的人,包括我的母亲,可是快乐的传递是一时的,心里的阴暗角落很快就会吞噬掉其他情绪。我的门窗都没锁,我却用绳索拴住了自己的手脚,这是一种没来由的压抑。
其实,一辈子的时间,能够走出自我,就算够本了。窗户近在咫尺,打开窗,让光进来,哪怕光并不能带来温暖,但至少能够让视线清明。
2017-11-13
谈判门外
我没亲历过谈判现场,但我在门外呆过。那时候我是一个房屋中介,店里人会把房主和客户拉到店里,由店长或者区长进行沟通,促成成交,而我就在门外坐着。
谈判几乎都是安排在晚上,甚至要谈到凌晨两三点,因为这段时间大家都很疲惫,心理防线弱,而且过了零点,反正已经错过睡觉时间了,也就不差这点时间了,大家都耗得起。双方往桌子前一坐,门一关,仿佛那就是另一个世界。
过程总是各种曲折,双方都在逼近对方的底线,想为自己赢得更大的利益。场面紧张甚至压抑,师兄们趁着进屋添茶倒水的功夫,观察形势,出门后就和我们叨叨,里面刚才报价了,可是买主不同意,压价太狠,房主不乐意了。
每一分钟都感觉好像下一分钟就要谈崩了,火药味浓重,这时候,店长就会出面提出休息几分钟,把双方拉到不同地方,开始两边和稀泥,缓和一下气氛,等情绪平复得差不多了,再进屋接着谈。
我在门外战战兢兢地坐着,屋子的隔音效果真好,我愣是没听见里面的响动,但是这气氛让我都没法工作了,心思满天飞,店里其他几个人也神情呆滞地靠着墙,等着结果,时刻待命。
谈判间隙,我看见两方人员都有些神情恍惚、垂头丧气,神色凝重,有时候还会有点愠色,吓得我一句话都不敢说。这么来回折腾了不知道多久,一直到我下班了,他们都还没有个结果,估计凌晨还得继续啊。
谈判,表面上就是双方的拉锯战,你一句我一句,博的就是谁先松口,谈判好像是在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变得非常复杂,但一时决策容易,事后反悔麻烦多啊,所以总要多折腾一会儿,多纠结一会儿。
2017-11-14
感知情绪
想要培养自己的情商,第一步是了解情绪,只有能够准确描述出自己或他人的情绪,才能做下一步,让自己掌控自己的情绪。
描述情绪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他很苦恼,心情很不好,问他为什么心情不好,他也说不上来,所以就只能一个人在生闷气。常见的情绪词汇有高兴、伤心、愤怒、嫉妒、羡慕、恨等等,但是这些词并不能描述那么多种微妙的情绪,人的情绪很多时候也不是一个词能够概括的。所以,准确描述自己的情绪,就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能够认识更多情绪词汇的小孩,更能够识别自己的情绪,并开始对自己的情绪进行管控,描述情绪是培养情商的第一步。情商并不是能够在任何场合上说出合理的话,能够游刃有余化解各种尴尬,这其实是一种智商,感知自己和别人的情绪,才是情商。
我们身边,一定会有比较迟钝的人,他们对于他人的感知能力弱,看不出来别人是在高兴还是在伤心,特别出现在男女朋友之间,男生经常不知道女生为什么生气,觉得莫名其妙,这就是情商低的表现,无法正确感知女友的情绪。
所以,学会感知情绪,首先就要多认识一些描述情绪的词。另外,通过对外语的学习,也能够加深对情绪的理解,不同的语言中对于情绪的描述不太相同,可以起到互相补充的作用,加深对一种情绪的理解。
当我们能够分辨出情绪并准确描述它时,改变就开始了,就像很多事情,当我们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时,这个问题就能够被解决或已经被解决了。
2017-11-15
告别心力交瘁
少独自假设,多问对方一句
设置负能量垃圾桶
拿起对方的尺子
你是一个林妹妹吗?
林妹妹,大观园里一个才貌双绝的人,因为家道中落,寄人篱下,生出无限悲凉之意,对别人的言语耿耿于心,伤春悲秋,以至于小小年纪就香消玉殒了。
生在现代社会,没有那么多礼教束缚的我们,也有着自己的各种问题,心生抑郁,不止影响了我们的身体健康,也影响了我们的工作生活,阻碍了我们的好心情和好运气。
如果你也是一个敏感、心思重的人,常常因为别人一句话或一个小小的举动而忧郁,总是自觉卑微、顾影自怜,那么,你人生的一大阻碍就是这份幽闭的心态,你将聚光灯全部打在自己的身上,将自己与舞台上其他人隔离,看不真切他们的真实状态。
我们首先要认清,我们对别人没有那么重要,所以别人的无心之语也许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我们却将其作为他们评价自己的重要依据,这是无端地给自己增添困扰。另外,别人未必那么火眼金睛,对我们的举动一眼看穿,反而是我们的惊慌会让别人察觉到不对劲。
只要心里没有鬼,为什么怕行走在阳光下呢?躲藏在黑暗中寻求安全感,与掩耳盗铃无异。所以,走出去,从开口询问开始,不要自己瞎猜臆断别人的想法,问出口,给别人一个表达的机会,给自己一个释放,踏出沟通这一步,世界瞬间明亮很多。
当我们开始接受外界的信息,我们也必然会得到一些令人不快的回应,如果我们太过看重自己一时的感受,就容易被这些负面情绪影响,若是我们迅速转移方向,将注意力投向下一个目标,让自己没时间酝酿情绪,情况就会好很多。
很多时候,其实就是因为自己想得太多。在十来年前,电视剧每天一两集播放时,其中等待的时间里我们就会对剧情各种想象,这样的酝酿使得电视剧的嚼劲更足,若是一口气刷完一部剧,很多感受来不及体验和共情,反而少了很多趣味空间,这就是想多想少的区别。
我们都会希望自己拥有林妹妹那样的才情,但是不要让忧郁的气氛笼罩,不要让敏感成为我们的阻碍,不要让封闭有机会造就悲剧。
2017-11-16
多解释一句
说出自己观点时不要否定别人观点
明确、可行、迅速
多一步、退一步、快一步
聪明人聪明不一定是因为智商高,有些行为是可以学习的,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方向不对,而是步调节奏不适合。
1、多一步
做事比别人多看一步,面对自己不懂的事情,多问一句为什么,做完问一句怎么样,有始有终,有付出有反馈,进而改进,螺旋上升。
请求别人时多一句解释,没有人会愿意为了满足别人的需求而损害自己的利益,但是人是有恻隐之心的,我们想让别人帮忙,就必须给他们一个帮助我们的理由。当我们说出自己的身不由己,说出自己的苦衷,相信大部分人是心存善念的,会为我们微微退一步。
当然,得寸进尺或者道德绑架绝对是越线了,多一步是别人尚可容忍的范围,多几步就会侵犯他人的边界,成了冒犯。多一步,是为了多一份机会,而不是只为自己谋利。
2、退一步
年轻时,许多人有自己的棱角,不容许别人的对抗,听不进不同的意见,但是,事物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一颗硬币,有正面,必然有反面,正反经常是同时存在的,我们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也不要去指摘其他立场上的人。
大家都觉得自己认为的是正确的,所以没有人喜欢被否定,我们也知道,也许两方的观点都是有道理的,所以,表明自己的观点时不必要踩一下别人的观点,认同或赞许一下别人的观点,并不妨碍我们讲述自己几乎相反的观点。
就是因为许多人不懂得退一步,才让冲突毁灭了许多可能。
3、快一步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快不总是好的,但快,不会是坏的。我们的行为,要做到快,一定是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有了可行的路径方法,才能够迅速出手。
在慢生活的旧时代,快人一步也总是能够得到比别人好的,历史发展到今天,变化是越来越快,我们的步伐要想追上时代,只能加快,要想追上跑在最前方的人,更要迅速,时间不会等我们,时代不会等我们,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也不会等我们,我们必须要迅速。
快一步,不止是要让自己快别人一步,而是要时刻提醒自己要再快一步,不能停歇,生命就是一场追逐,加速和保持的那段时间一定是最难熬的,提醒自己坚持下去,当快一步成为常态,当我们适应了快一步的生活,就会发现,动起来的景色原来这么不同。
2017-11-17
坚毅,可以不止是一个人的事
坚毅不仅是坚持,坚毅更多的是信念上的坚定,当自己真正相信一件事情终会发生,才会心无杂念,屏蔽噪音,直奔目的地而去。
大部分人,并不是没有坚毅的能力,只是没有坚毅的方向,奔向目的地的过程中,坚毅是必然产生的,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应用场景里,比如学习英语,我们其实心里并不相信我们能够学好,所以,哪怕我们花再多时间,费再多精力,也可能是在证明自己不行。
但是,事实或许恰恰是因为我们不够相信那个更好的自己的存在,所以坚持是一种煎熬,一旦放弃,就意味着之前做过的所有努力全部白费。若是我们相信自己会学好英语,我们就会为自己的每一次进步欢欣鼓舞,让每一次前进都烙下痕迹,每一步都有所收获,那么,成功就只是再多走几步的距离,就算停下,过去的成就依然不可磨灭。
坚毅本身不是目的,也不是单独拎出来的一种品质,当然,坚毅不仅能在行动中自发产生,我们也能够培养自己的坚毅。培养坚毅,最重要的就是正向反馈,坚毅不是苦行僧一般明知不可为偏要为,而是要遵循自己的感性,营造环境,改变心境,让坚毅自发产生。
有一个青蛙赛跑的故事,一群青蛙赛跑,赛道旁有许多青蛙一直在叫嚷着,停下吧停下吧,你不可能到达终点的,于是许多青蛙陆陆续续退出了比赛,只有一只青蛙坚持到了最后,大家发现,它是聋子。
那么多只青蛙,大家都没有能力跑到终点吗?其实不是的,而是因为受到环境噪音的影响,而在生活中,如果我们无法做到不受他人言语的影响时,我们还有一种做法,就是远离这些人,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互相加油打气,路途也就不会那么艰辛了。
这就是营造自己的生活环境,都说一个人的朋友圈是什么样的,他就是什么样的,也是同样的道理,想要活成什么样的,就和什么样的人交往,他们能够使我们更加坚定,让我们不是一个人在坚毅,一个人的坚毅,是由更多背后的人托起来的。
2017-11-18
一篇闲话——文章不好写
文字可以是不经雕琢的,写的时候很畅快,但是没有阅读价值,而写文章同时要考虑趣味性和可读性,那可就难了。
我写了两个月的文字了,我都不敢说我写的是文章,因为连我自己都觉得,这些文字没有再读一遍的必要,既不够全面,又不够细致,既不幽默又没有故事,完全就是一个糟馒头,干倒是够干,但是难啃又没有太多营养。
可以称之为文章的文字,它一定是对读者有价值的,不管是精神层面的,还是技能层面的。而除此之外的,就只能称作文字了,只是由一句句完整的句子组成的段落,构不成一篇文章。
我现阶段不写文章的原因,一方面是我还无法形成稳定的输出,无法形成自己的观点,我没有能力写出一篇完整的文字,另一方面,读者思维是需要训练的,我连我手写我心都做不到,更别说讨好读者了。
不写时不知道,写了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差距在哪里,不过写文章可以反应出一个人的状态,自己没有感觉,看了自己先前写的文章之后,终于明白了别人为什么会这么看待我,因为我表现出来的就是那个样子。
写文章如果按照自己的思维去写,那么文章是什么样的,人其实就是什么样的,我发现,我的文字中没有色彩,我的文字中没有物品,我的文字中没有温度,我的文字中极少有生活,我的文字中基本没有别人。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我仍然是一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尽管我表面上看起来比以前要愿意说话了,表面上看上去愿意接触新事物了,但是内心里,仍然没有任何变化,我的关注点自始至终都在自己身上,我仍然不愿意去用心了解别人的需求,甚至是不关心别人的需求,哪怕我很想这么去做,但是心里不想,行动就很难跟上。
也就是说,我在生活中仍然是一个利己的人,所以我的文章表现的也是自己,一个利他的人,写出来的文章也一定大多数是以他人作为立足点的,更能够以别人的视角看待事物,共情能力强。
写文章,不止是写文章,文章要从生活中写起,要从自己写起,逐渐写到别人身上,如果写到了所有人身上,那就能成为经典。
2017-11-19
寻找自己的优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儿。
什么是优势呢?就是我们优于别人的地方,也就是说一件事情,你做得比别人轻松,这就是优势,而我们能轻松完成的事情,经常被我们忽略,我们总是花大量精力在自己不会的东西上,当然这没错,只是这给我们一个错觉,就是我们没有优势。
那么怎么样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呢?
1、成就感
当我们做一件事情容易成功时,我们更容易产生成就感,如果我们在做一件我们没有优势的事情,一定会困难重重,而且不会比别人做得好,那么,就很难产生成就感。所以,罗列自己获得成就感的时刻,从中可以分析出自己做什么事情可以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2、反馈
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一定常给我们一些反馈,我们能从别人的反应中知道。我们什么事情做得好,什么事情做得不好,我们自己不一定看得出来,别人反倒更容易看出来,所以,如果有人经常在哪一方面夸奖自己,那一定是自己在这个领域做得比别人好,好到足够别人愿意说出来,这就是自己的优势所在。
总之,寻找优势是需要参照物的,我们可以向内对比,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或者自己最容易上手的事情,然后把它发展成自己的优势,也可以向外寻求答案,通过别人的评价,知道自己的闪光点在哪里。
找到自己的优势之后,就可以有意识地对其进行强化,使之成为我们的一个标签,能够对我们的成长起到正向作用。
2017-11-20
高效阅读
阅读的重要性在于
1.感自己所未感
2.见自己所未见
3.理清自己所想
4.总结自己所见
阅读,可以发现我们未感知的事物,可以重新体验消失已久的感觉,可以让别人梳理我们模糊的思路,可以发掘新思想。
阅读不能替代行动,但是若是在行动被限制的前提下,阅读则是最佳替代品,是双眼、双腿和心灵的延伸。
如何高效阅读,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或者说,它一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有几个阅读心得,希望对他人有所帮助。
1.阅读时,暂时抛弃自己的立场,站到各个角色的角度上,对于论点阐述类的书籍,放下自己的主观感受,先接受作者的观点,以此为出发点来看待其论证。
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我们总是以自己为中心的,自己是生活的主体,我们不免将视野局限在自己周围,以自己为出发点去臆测别的事物,所以我们很难感知或者也不愿意去感知其他种可能。
而这就使我们容易被一叶障目,我们对世界的了解永远是不够深的,对于不同背景经历的人来说,互相之间很难了解。世上很多事情,有了立场才能谈对错,若是没了立场,对错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以上帝视角或者别人的眼光,去审视一遍这个自己以为很熟悉的世界,不要急着去否定别人。
2.提高阅读速度。当我们阅读速度慢时,脑子就容易分神,所以阅读效果就不会很好。如果我们提高阅读速度,就能够强迫大脑集中注意力在眼前的读物上。
也许有些人会觉得说,快速阅读会使得我们忽略掉很多细节,但是对于一本书来说,我们不可能记住很多,读得再认真,过一段时间之后,该记住的会记住,其他的总是会忘了的。所以不必太过纠结于细节。
当然,并不是说细节不重要,细节很重要,总有一些书是值得去精读的,但是大部分书浏览一遍也就足够了,当我们快速读完一本书之后,也能很快判断出这本书是否值得再读,这就涉及到第三点。
3.读旧书。一本好书值得看很多遍,因为每次我们都能从中获得新的体验,发现新的细节,得到新的认同。
不断看很多新书效果不如看几本旧书。一来,旧书内容我们比较熟悉,我们看得比较快,吸收也比较好,二来,温故知新,获得的感悟更深。
不能急于去吸收新知识,耗费大量时间在新知识上,却忽略了及时复盘和回顾才能将知识掌握得更加牢靠。读旧书得到的也不只是旧知识,我们也可以从中发现之前忽略掉的新知识。
综上,以接受的态度阅读,读完后再进行批判,提高阅读速度,使我们专注,阅读旧书,获得更深的体验。阅读是要进行一辈子的事,让阅读更有效率,让生活更加立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