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的进修结束后,1989年吉林省教育学院组建了全省中学语文骨干教师研修班,我又很荣幸地被院里派去了。研修班三年的学习结业前,组织了学员进行全国教育考察活动。
省教育学院极富教师管理经验的两位专家带领队伍,去浙江、上海、深圳等地考察。我们在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宝贵的教育经验之外,也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有趣回忆。
先是到浙江,在苏州、杭州,考察完教育项目,就去赏园林,游西湖,拍照留影。大家学得兴奋,玩得开心。


在杭州这天,赶上国庆节,领导规定,可在杭州市内自由活动,但不可离开杭州。
我们是学中文的,对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先锋、文学大师怀有深厚的崇敬之情,现在来到鲁迅的故乡,怎么可以越门而过不去拜谒呢?于是几个人一商量,决定做一次违纪学生,私自行动,去趟绍兴。
1991年国庆节的一大早,省实验中学的高晓霞、公主岭的宫文普、泉阳镇中学的刘景菊还有长白高中的徐老师,我们悄悄起来,顾不上吃早饭就乘长途汽车往绍兴赶去。
空腹乘车,没一会儿,我就头晕恶心,难受得想吐,是晕车了。宫文普像个医生似的,一路上不停地给我按摩手腕的穴位,才算坚持下来。
下了汽车,我就蹲在路边吐了起来。大家心里都很急,不能因为我影响活动啊!我心里更急,恨自己不争气,稍缓口气就赶紧站起来,跟着大家跑。
我们边走边打听,直奔鲁迅纪念馆。到了纪念馆就像到了大师家里,我们似乎是大师的客人,心里感到特别亲切、踏实。还没开馆,就坐在门前广场上,吃点东西后,我感觉好多了。大家观察着周边的环境,等待着开馆。
学生时代我对鲁迅的文章就十分感兴趣,他的杂文、散文及小说,只要能买到、能借到的,都要认真地阅读。但有些杂文看不太懂,就时常去请教师范的张俊亚老师。

今天在纪念馆里,对鲁迅为之奋斗的中国文化发展,对鲁迅在中华民族危急关头的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对鲁迅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与爱戴,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对鲁迅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中国人的骨气,更加敬重、更加崇拜。这也正是我们这次教育考察的目的,我感受到真正收获与提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