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2年最后一天。你做年度总结了吗?年初的愿望和计划实现了吗?此刻你的心情怎样?你是在为2022年实现了很多愿望而感恩、激动?还是为不少愿望没有实现而失落、难过呢?
如果你为2022年实现了很多愿望而感恩、激动,那么我随喜你,对你表示祝贺!如果你在为2022年很多愿望没有实现而失落、难过,你可以和这种情绪在一起待一小会儿。然后呢?
然后,我希望你不要抱怨自己行动不力、意志不坚,因此陷入自我指责的恶性循环。
因为你的愿望没有实现,根本的原因并不在于你意志不坚,而是你没有学会设置合适的行动方案。
我们可以通过几个例子来明白这个道理。
故事1:
A女士,曾经有运动健身的习惯。但结婚生孩子以后,由于家庭和工作的原因,一度放弃了运动健身。现在她因为身材已经发福走样,想要重新开始运动健身。于是计划每天在家做15分钟瑜伽。但是在开始的一个多月内,只做了了了几次。她为此很沮丧,抱怨自己意志不坚,甚至为此郁闷,一度借酒消愁。但后来在一位行为设计专家的指导下,她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加入了多人运动,加入了妈妈跑步群和动感单车课,重新建立了规律运动的习惯。
原来,她喜欢群体性的运动,不喜欢一个人单练。她通过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而实现了运动健身的愿望。
故事2:
B女士想要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她最初的计划是每周读完一本书,可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却感觉压力山大。一周过去,她的一本书1/4还没读完,于是她开始自责自己意志力不够坚强,阅读能力太差。但经过身边的微习惯教练的指导,她将阅读计划改为每天读三页书,同时每天完成三页书的阅读,就为自己鼓掌。就这样,她稳定地坚持了每天阅读,并且一个半月内完成了《非暴力沟通》一书的阅读,从中大获收益。并且从此收获了读书的信心,不再怀疑和打击自己。
她通过降低目标,将行为微小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故事3:
M女士想改善和青春期孩子的关系。她知道要从自己做起,曾下定决心要在孩子发脾气时或者自己想控制孩子时,提醒自己改变做法。但将近三个月过去,她和孩子的冲突依然不断。在学习了正面管教的积极暂停的工具后,她给自己设置了一个提示和一个动作,那就是每当她面对孩子感到心烦意乱或怒火中烧时,就停下来做三次深呼吸,然后选择平和沟通或暂时离开。她把自己身体感觉上的烦乱作为一个提示,提醒自己积极暂停,做三次深呼吸。由此,她脾气爆发的情况越来越少,和孩子的关系渐渐地缓和。
她通过设置合适的提示实现了改变。
故事4
W女士5岁的孩子不愿意刷牙。为了帮孩子养成每天刷牙的习惯,她威逼利诱,用尽了各种办法,都不见效。后来她懂得了情绪创造习惯的道理,开始帮孩子创造刷牙过程中的良好感觉。她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牙膏牙刷,让孩子选择爸爸或妈妈陪他一起刷牙,还在孩子每次完成刷牙后都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祝福他拥有洁白健康的牙齿。三个周的坚持之后,孩子已经能够每天晚饭后自觉地去刷牙,并且每次刷牙后都到她跟前展现洁白的牙齿,同时展现开心自豪的笑容。
她通过创造积极的情绪帮助孩子建立了良好的习惯。
以上4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曾经有过失败的经历,也都曾经因此抱怨和指责自己, 但他们最终都及时正确地调整了行动方案,并因而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以上4个主人公的故事告诉我们,你的愿望没有实现,可以不用抱怨自己意志不坚,而是要检查一下有没有设置合适的行动方案。
而且我要告诉你,以上这4个主人公的故事,基本上完整涵盖了行动方案调整的4个方面,即当你的愿望没有实现时,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检查是什么阻碍了你愿望的实现。
第一,是检查有没有设置适合自己的具体行动。就像故事中的A女士,一旦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具体行动,她的愿望就实现了。
第二,是检查没有将行为微小化,设置能力范围内可实现的行动规模和频率。就像故事中的B女士,通过适当降低要求、减小压力,就能推进她轻松自在地开展行动,从而实现能力范围内的愿望,并不断地提高自身能力。
第三,是检查没有设计恰当的行为提示。就像故事中的M女士,一旦设置了恰当的行为提示和对应的应对方案,愿望也就在慢慢地实现。
第四,是检查没有创造积极情绪。就像故事中的W女士,通过给孩子积极的情绪体验,最终帮助孩子养成了刷牙的好习惯。
所以如果2022年你的一些愿望没有实现,请你不要再自责,而是着手从以上4个方面检查一下具体原因,然后针对具体的障碍因素,设置适合的行动方案。相信通过认真仔细地调整行动方案,你的愿望也会慢慢地得以实现。
你是不是好奇,我为何如此笃定地出此“狂言”?实话告诉你,这是因为,我读了一本书——B.J.福格博士的《福格行为模型》。
福格博士是斯坦福大学行为设计实验室创始人,行为设计学创始人,“微习惯学院”创始人,帮助超过12万人毫不费力地实现了个人改变。
福格博士在其《福格行为模型》中告诉我们:愿望是是改变人生的绝佳起点,但无论你想进行何种改变,为自己匹配“对”的行为都是改善的关键;任何行为的发生,需要动机、能力和提示三大要素同时发挥作用,即三大要素缺一不可。他同时告诉我们,情绪创造习惯。因此,要想养成一个好的习惯,需要在每一次所期望的行为发生的同时及时庆祝,以积累积极情绪、助推该行为再次发生的愿望和行动。
我国产品战略专家梁宁为《福格行为模型》一书作序,题目是《你需要的不是抱怨,而是微习惯》,其中特别打动我的一句话是“我之所以向你推荐这本书,是因为运用这个思考框架,你可以尝试做“自己的温柔母亲”,治愈自己,让自己改变。”
我想,运用这个思考框架,我们不仅可以尝试做“自己的温柔母亲”,还可以做孩子的温柔母亲,做爱人的温柔伴侣。因为它教给我们的是,我们可以利用微习惯改变一切,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把抱怨、指责、唠叨转化为具体性的行动和对他人的服务帮助。
因此,在2022年即将结束、2023年即将来临的时刻,我向你推荐《福格行为模型》这本书,我希望你运用其中的思维框架来总结2022年,开启2023年。
你可以在设立2023年的愿望清单时,同时设置相应的适合自己的行为、对应的行为规模频率以及适合的提示系统,并在2023年的每一天,通过微行为的实现和及时庆祝来积累信心和力量,通过微习惯的建立看到积极习惯自然成长的力量,最终收获愿望的实现。
我在学习《福格行为模型》的过程中,收获了改变的信心和力量,也较好地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如果你也想在2023年新年伊始脚踏实地开启新的一年,我们不妨相约一起学习《福格行为模型》,来更好地设计我们的2023年吧!
如果你想共读《福格行为模型》这本书,请联系我!
注: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正念爱心树”原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