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天香》的悲剧意识和审美人格
□程文敏
何功伟是有名的革命先烈,其革命事迹彪炳党史,尤以三封诀别信撼人心魄。这种已经盖棺定论的历史人物,虽可搜集不少文字材料,但可发挥的余地着实不多,要写好写活尤其不易,而电影剧本《碧血天香》做到了。
柯于明先生采取正面强攻的方式,以沉郁顿挫的笔调,俚俗鲜活的语言,精巧铺陈的叙事结构,重新塑造出一位丰满、真实的年轻英雄——何功伟,他的被捕就义作为核心情节,佐以反动人物的阴险暴虐,极具悲剧意识和审美人格。这是一种怎样的笔法?拒绝解构崇高,重塑英雄史观,讴歌信仰力量。从点映的微电影来看,或因投资不够而有微瑕,但在电影剧本之中人物形象确实立起来了,诚如何功伟狱中绝笔:“为天地存正气,为个人全人格”,既正义凛然又侠骨柔情、既无惧生死又慷慨悲歌、既光辉伟岸又具体可感。
毫无疑问的是,《碧血天香》是一部擦亮香城品牌、唱响咸宁声音的精品力作。它端正我们的历史观,寻回失落的精气神,传承强大的价值观,使得我们超越一己之私、超越一时之利,在荣辱与是非、信仰与背叛、生命与自由的守望中无所愧怍。
2017/12/27晚
注:报纸约稿,限五百字篇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