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设计论述
设计艺术书系 | 《花森安治》:70年前他就教日本人如何好好过日

设计艺术书系 | 《花森安治》:70年前他就教日本人如何好好过日

作者: 杂食性 | 来源:发表于2019-08-16 23:01 被阅读0次

    当代中产的日常焦虑之一,就是如何维持体面生活与有限购买力之间的平衡。

    精致生活真的价值不菲吗?先于我们进入现代消费社会的日本人民显然不这么认为。将平常的日子过出精致感,用心对待每件生活用品,于简约中保持较高的审美,便是日式生活美学。

    如今我们向日本人学习这种生活的艺术,其实几十年前,日本人民对消费与生活也有过同样的困惑。那么是谁教会他们成熟的生活美学呢?

    他便是花森安治,《生活手帖》的创办人。在他担任总编的三十年里,杂志秉承“创造一个再也没有战争、珍视日常生活的社会”这一理念,始终从生活者的角度出发,向日本人民阐释什么是真正的生活之美。

    《花森安治》封面

    《花森安治》这本书是MUJI文库本第一辑人与物的第二本,收录了花森安治的重要语录和三篇随笔。《花森安治》不仅是一本文集,更是生活哲学的浓缩。我们可以从中窥探花森安治的设计观、价值观与生活观,从而获得一份来自上个世纪却历久弥新的美好生活指导意见。

    1.惜物的设计观

    ——“‘惜物’这件事,没有柔软的心地,就做不到啊。”

    新买的手机相机等产品,没用一年就更新升级了;厨房里的咖啡壶、烤箱等等小家电,下一季又出了貌美的新款;去年还在流行镭射粉,今年商家就在推销莫兰蒂色了……

    这样的商品更迭,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它便是源自上世纪中叶通用汽车推进的“有计划的废止制度”:通过设计有意识地频繁调整产品变化,以“更新换代”的形式来促进消费者不断购买新产品,从而为商家创造源源不断的利润。

    每天都有新的商品产生,新的样式不停歇地出现并成为潮流,如果你选择追随这刻意设计出来的浪花,那么已经购买的老产品要如何处理?

    这是生活在物质丰裕的商业社会中的人们才会有的烦恼,正因为丰裕,所以物品变得弃之不可惜。

    可是真的不可惜吗?上一季的流行款服装,去年的旗舰款手机,没有被最新概念包装的家电,它们不堪用了吗?功能上似乎并没有,它们只是“过时”了,便面临被新品取代的境地。

    面对这样的浪费,花森安治感到痛心。在1972年的《诸位,请惜物》一文里,他指责那些教会了人们扔东西的人、那些“边制造东西,边满心算计着怎么让人扔掉它”的人,以及“边出售东西,边一味盘算着怎么让人尽快扔掉后再来消费的”人。

    《生活手帖》创刊号原画,华森描画了他喜欢的生活图景

    在花森安治看来,生产者与销售者的唯利是图,显然扭曲了消费者对物品的价值判断。

    在这样欲望横流的时代,我们会被很多金光闪闪的目标迷惑,成为趋光的飞蛾。对物品的爱惜,其实也是一种保持本心的方法。

    如果不惜物已经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观念,设计师又能做些什么呢?也许我们可以从花森安治更为早期的文章中寻找答案。

    在1954年那样萧条的年代,花森安治以建议的口吻表达了他的设计观:专心去做真正“有品格”的东西。这样的商品不仅可以挺过萧条,更重要的是,因为品格的坚定,而可以在时尚的浪潮里历久弥新。

    2.基于美的价值观

    ——“美好之物与金钱和闲暇无关。”

    既然设计师该做有品格的东西,既然消费者应该与有品格的产品度过更长久的时光,判断一个物品的品格就是惜物生活的开始。

    那么判断的标准该是什么?

    《花森安治》中有一篇文章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次亲友聚会上,小朋友们攀比着自己的宝宝,最后大家都认为,一个家境普通的小女孩背着的红色包最好看,于是另一个小朋友哭闹着也想要同款包,嫌弃起自己的包来。可是家长们却说,家境普通的小女孩背着的明明是自己妈妈的手作包,那里会有其他小朋友贵价品牌包好看呢?

    大人们认为最贵的东西最美,便宜的东西肯定不美,并将这样的观念传递给孩子。花森安治认为,“被这样养大,是我这一辈绝大多数人的不幸”。

    不受价格的迷惑,而看到物品本身的美丑,这是一种稀有的能力。

    日本茶道鼻祖、服务过织田信长和丰田秀吉的“天下三宗匠”之一,千立休,曾经有一个名器茶碗,在20世纪早期拍卖到二三十万的高价。但这个茶碗最初是千立休从卖鱼老伯处讨来的。当时街头鱼铺里的老伯正在吃饭,路过的千立休一下子被这个碗吸引了目光,厚着脸皮从老伯那里讨了回来,这个碗因此得名鱼屋茶碗。

    平常百姓用的饭碗,想必售价及其低廉,可是千立休却从碗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后世人高价竞拍鱼屋茶碗,拍的却是千立休的名气,如果这碗是路边老伯在用,高价竞拍的人们还会觉得它美吗?

    战国时代也好,现代社会也好,能不被价签迷惑的人始终是少数。花森安治认为,能看到物品本身的美丑,正是千立休的伟大之处。

    花森安治孜孜不倦地试图传达给日本人民的观点,恰恰是“美好之物与金钱和闲暇无关”。

    《生活手帖》部分封面设计

    3.设计属于自己的生活观

    ——“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不去模仿他人,希望你能有这种程度的精神洁癖。”

    几年前,网上曾流行一股“断舍离”的家居观:抛弃囤积许久而无用的东西,仅仅留下最必要的生活用品,让家变得整洁清爽,也让自己从沉积的物欲中解放。

    豆瓣9.4分的高分日剧,《凪的新生活》里,情场职场都失意的讨好型人格女主大岛决意与过去的一切告别,就抛弃了所有家当和社交网络,仅仅背着一床被褥,骑着一辆单车前往陌生的社区。在空无一物的新家里,开始改变自己。

    断舍离这样极端的生活方式,本质上反射着当代人被消费主义裹挟后的反思:究竟是我们为了物品而活,还是物品让我们更好地生活

    如今在公众号、小红书、微博等等社交平台已经演变成广告胜地,打出“变得更好“的旗号教我们买买买,似乎不跟上消费的潮流,不购买那些或大众或小众的品牌,我们整个人格都被否定为不思进取。

    日本比中国更早地进入现代化,也更深度地受到资本主义消费主义的洗礼,因此也不难理解,“断舍离“这样禁欲的概念会在日本诞生。

    在《花森安治》这本书中,花森安治便表达了类似的生活观念,那就是不被周围人干扰,去按照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消费。

    他在书中写道:“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不去模仿他人,希望你能有这种程度的精神洁癖。这也许需要勇气。那么请鼓起勇气。”

    花森安治所倡导的生活,不是家中物体的精简,而是作为独特个体的精神饱满,因此尽管花森安治在书中深入地论证了理性消费的必要,但并没有宣扬禁欲的生活。相反,他一直致力于教日本人民聪明地消费,让生活有滋有味。

    他说:“聪明开支是保障快乐生活的一项技能。本想聪明开支,结果却丧失了快乐,那便不能算是真正的聪明”。

    断舍离也好,囤积癖也罢,都是让自我精神满足的一种方式,只不过我们要分辨,这种生活观的满足,到底是来自于攀比的虚荣还是来自于本心的从容。

    4.结语:生活的语境

    诚然,花森安治的观点诞生于战后百废待兴的历史阶段,他创办的杂志则是在物资相对紧张的时期,仍不放弃美与趣味的生活指南。

    花森安治

    如今,中国也已走过了花森安治生活观所诞生的语境,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让世界瞠目结舌,也让生活在其中的我们变得急躁。

    现在我们不仅拥有备用品,甚至很多东西买来就意味着闲置,然而我们的心境是否达到花森安治倡导的那样,不以金钱衡量物的好坏,不以旁人的眼光过自己的生活?

    时代更迭,国家相异,但人对生活的热爱并没有什么不同。当物欲让我们迷茫的时候,不妨翻开这本《花森安治》,为自己的生活“三观”重新标定方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设计艺术书系 | 《花森安治》:70年前他就教日本人如何好好过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mc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