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前几天一样,早上七点半左右,我背着背包,带着宝宝出门了,陪同的还有宝宝的奶奶,我的老妈,手里拿着宝宝的书包。
今天出门跟往常不同,往常都是宝宝自己走,或是我牵着她的小手一起出门,然后坐电梯下楼的,今天却是抱着宝宝出门的,因为出门前,有个小插曲。
宝宝早餐大都是在幼儿园吃,偶尔在家也会吃一点,今天在家吃的是包子。她把包子外面的外层都快吃完了,剩下了里面仅存的一点点素馅和不多的外皮了,宝宝不喜欢吃馅,她就跟我说:"爸爸,我不想吃里面的菜,给你吃吧",她其实只是想让我吃馅,那一点点外皮还是要留给她的,结果我理解错误,一口就都给吃了,等她反应过来,我已经下肚,她发现皮也被我吃了,直接就哭了。这个时候已经到了出门的时间了,我就抱着宝宝,一边哄她,一边出门。
到了楼下,宝宝也就不哭了,我放下她,跟她一起走在小路上,送她去幼儿园,当然,奶奶也跟在后面。
"爸爸,姐姐肯定是藏起来了,我出来都没看到她",宝宝一边走,一边扭头看着我,认真的跟我说,"对,姐姐肯定是躲到教室去了,我们看不到她","那肯定是的",宝宝在我们面前就是一个小话匣子,说个不停。
走了一会,发现自己没有背包,就走到奶奶那边把书包要过来,自己背上了。
然后就拉着我的手开始小跑起来,"爸爸,上幼儿园要走快一点吧?" "嗯,幼儿园马上就开门了,我们走快一点",我拉着她的小手,快步跟着她。
她跑累了,就停下来走几步,这时回头看到奶奶就在后面跟着,又拉着我跑了起来"爸爸,走快一点,奶奶撵上来了,哈哈…" "好,快走,奶奶肯定撵不上我们的",我们一起快步走着。
出小区门时,需要刷卡过去,我就临时放开的她的手,出了小区门就要过马路,经常有汽车通过,她就赶紧拉住我的手并跟我说"过马路要拉住爸爸妈妈的手",我也就拉着她过马路"宝宝说的对,过马路一定要拉住爸爸妈妈或奶奶的手"。
来到距离幼儿园门口五十米左右的路口,我们停了下来,这时奶奶也跟了上来。平时呢,我也就是把宝宝送到这里,然后奶奶会拉着宝宝去上幼儿园。同平常一样,我就把宝宝送到这里,然后奶奶会拉着宝宝去上幼儿园,我赶着去上班。我轻轻地把她抱起来,在她脸上亲了一下,然后对他说:“宝宝你跟奶奶去上幼儿园吧,爸爸去上班了”,宝宝被我抱在怀里,她的两只手伸出来摸了摸我的两个耳朵,嘴里还说着:"宝宝摸摸爸爸耳朵",然后他松开手,也亲了一下我。我把宝宝放下来,他又顺势抱着我的大腿跟我说:“宝宝也抱抱爸爸”,然后就松开我,跟我挥手道别,“爸爸拜拜”,“宝宝拜拜”,奶奶拉着她的手走向幼儿园,而我走向另外一个方向,赶去上班了。
这三天以来,出门的时间以及走的路线和往常一样,但是在路口道别的那一幕却是如出一辙,像是在重演,我想以后还会继续重演,这应该算是一种仪式吧。我想,很多人都知道"仪式感"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多么重要,既然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我就努力把这培养成真正的仪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