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评价(3)

作者: 宝贝萱萱 | 来源:发表于2019-04-28 20:56 被阅读0次

    由于本人已离职,所以这几天可闲赋在家,早上可以送宝宝去幼儿园,下午可以接宝宝放学,宝宝一听我下午会接她放学,上学路上一直笑得合不扰嘴。

    应该好好计划下接下来的日子了,要不要出去旅个游给自己身心放个假。要不要做些什么特别的事情,但其实什么也不做的状态已经另自己放飞自我了,也许我这种状态是很多上班人都梦中才会有的状态吧。

    长达10天的假期,新工作已有着落,想睡就睡,想吃就吃,我应该趁着这段时间去做些上班时想做却没能做成的事情。

    这段时间同样需要规划,需要计划。

    上一篇文章我们重点讲了业绩评价的角度,即财务业绩评价与非财务业绩评价等,这两种评价方式的优缺点是客观题容易出题的地方;第二讲我们重点讲了业绩评价的第一种方法:关键绩效指标法。

    可以点击 第二十章:业绩评价 查看,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更多前期精华笔记。

    采用关键绩效指标法来进行业绩评价,我们重点与难点是如何选取到适应企业的关键绩效指标。关键指标的层次、关键指标的分类信息、关键指标的设置要求、关键指标的权重以及关键指标的目标值或标准值设定等都是采用关键绩效指标法所应考量的。

    本篇文章我们主要讲述经济增加值法与平衡计分卡法。

    先来看一下经济增加值法。什么是经济增加值法。

    经济增加值是指税后净营业利润-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平均资本占用。公式中的税后净营业利润与管理用财务报表中的 税后经营净利润 相同。即经济增加值是与管理用报表密切相关的,是剔除金融损益后的一个利润数据。

    平均资本占用是指企业持续投入的各种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额。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与资本成本章节的计算方式是一致的。

    业绩评价章节中容易出考题的一定是经济增加值法。新的公式,且公式的综合性也较高,计算税后净经营利润需要与管理用报表结合,需要对常规报表进行调整;计算平均资本占用会涉及到与资本结构章节的结合;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会涉及到资本成本章节的知识,会涉及到资本成本的结合等。

    经济增加值与剩余收益的区别与联系在什么地方。经济增加值与剩余收益的共同点在于都可以看作是对经营利润的一个调整。区别在于经济增加值是对税后经营净利润的调整,且是通过平均资本占用来调整,考核的是企业整体业绩;

    剩余收益法是对税前经营利润的调整,而不是税后经营利润的调整;剩余收益法对利润的调整是通过平均净经营资产与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为基础来调整的,剩余收益法是用来考核投资中心的指标。

    这两个公式有着极高的相似性,都是对利润的调整,都是基于管理用报表,都是考核性指标。不同在于税前利润还是税后利润,考核投资中心的剩余收益指标一定要用税前经营利润指标,因为上交国家的税收与投资中心无关,而考核企业业绩的指标一定要用税后经营净利润,因为企业经营有纳税的义务,投资中心只是企业的一个虚拟主体,而企业却是一个经营实体,这是它们为什么一个要用税前经营利润,即息税前利润;而另一个却要用税后经营净利润。

    经济增加值指标是针对企业实体的业绩评价,层次更高;剩余收益指标针对的是企业内投资中心这个虚拟主体,层次相对低一些;经济增加值的计算相对更为综合,涉及的章节知识更多,计算更为客观,而剩余收益法的计算相对简单,计算相对主观性强。

    经济增加值可以细分为4种不同的含义。基本经济增加值、披露的经济增加值、特殊的经济增加值与真实的经济增加值。

    基本经济增加值是根据未经调整的经营利润和总资产计算的经济增加值。即直接用报表中资产负债表中的总资产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相乘来计算即可,不需要进行调整。

    披露的经济增加值是利用公开会计数据基础上进行调整后计算出来的。该调整是根据公布的财务报表及附注中数据进行的。

    即披露的经济增加值=调整后税后净营业利润-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调整后的平均资本占用。即与基本经济增加值相比,税后净营业利润与平均资本占用都需要调整,而基本经济增加值却不需要对此进行调整。

    下面罗列一些典型的调整项目。

    研究开发费、战略性投资、为扩大市场份额发生的营销费、折旧费用、重组费用、重组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与递延税金的影响。

    怎么理解这些调整项目。这些调整项目几乎都是一些对净利润有影响的费用项目。而从业绩评价的角度来看,这些费用的发生在未来对利润有贡献,我们认为所有对未来利润有贡献的支出都是投资。

    但这些费用在财务账面角度却是一种支出,而不是投资,所以我们需要将这些费用进行回调。这种回调会影响税后净利润,同时会影响平均资本占用。

    使用披露的经济增加值来做业绩评价时,还要注意公式中的总资产是一种净投资资本,即管理用报表中净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和。净负债即金融损益减去金融资产后的余额。当然不包括经营负债,比如无息应付账款等。同时需要考虑表外融资项目,将期纳入总资产之内,如长期性经营租赁资产等。

    使用披露的经济增加值时,我们需要结合表内与表外项目进行调整,即典型的表内调整项目,净投资资本时应考虑表外融资项目,净投资资本是管理用财务报表中的净负债与权益资本的之和。

    关于特殊的经济增加值与真实的经济增加值计算我们这里不再详述。经济增加值的概念很容易出客观题以及小的计算题,公司外部人员无法计算特殊的经济增加值,因为他们缺少计算所需要的数据。

    因为经济增加值的计算是业绩评价这章最为核心的考点,所以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计算经济增加值的公式。

    公式中的税后净营业利润是指管理用报表中的税后经营净利润,不同于剩余收益中的税前经营利润,剩余收益计算公式中的税前经营利润多是指息税前利润,而经济增加值中的经营净利润是基于管理用报表计算而来,息税前利润是基于传统报表的计算而来。

    简化的经济增加值计算方法与传统的披露经济增加值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我们前面的学习知道披露的经济增加值相对于基本经济增加值的计算需要在基本经济增加值基础上进行调整,披露经济增加值的调整主要集中在对一些典型性费用的调整。

    这些费用有个特点就是影响了营业利润。比如研究开发费用、战略性投资发生的利息、为扩大市场而发生的营销费用、折旧费用、重组费用、资产减值与递延税费等费用项目。

    而简化的经济增加值与披露的经济增加值的主要区别在于调整项目大大优化,相较于披露经济增加值,简化的经济增加值的调整项目主要集中在对利息支出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对研究开发费用的调整项方面,而披露经济增加值中的其它影响净利润的费用项目却不需要进行调整。

    披露经济增加值的调整项较多,因为复式记账,这些费用调整项同样会影响平均总资产,但是简化经济增加值计算时,理论上平均总资本是基于管理用财务报表,即净负债与权益资本之和,即主要是在传统财务报表的基础上对经营负债项目的调整。

    披露经济增加值需要对所有经营负债进行调减,但简化经济增加值只需要对无息流动负债进行调减即可。另外,简化经济增加值需要调整长期资本中平均在建工程,而披露经济增加值却不需要调整,这是披露经济增加值与简化经济增加值的区别。

    而这也是简化经济增加值的简化之处。

    我们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时我们已经讲述了关键指标评价法,本篇文章主要讲述了经济增加值的方法来评价企业业绩。关键指标法是通过寻找到关键指标来达成业绩评价,并作对相应人员进行考核。经济增加值法有些类同于对投资中心的剩余价值法,即计算出实际可控的利润。

    投资中心的剩余价法是在息税前利润基础上减去投资者对投资中心的风险部分即为投资中心的剩余价值。经济价值法是在企业税后净经营利润的基础上减去企业加权平均总资本与企业加权平均资本乘积后的剩余部分。

    相对于关键指标法的业绩评价方法,经济增加值的业绩评价方法的优缺点有哪些呢。

    经济增加值的优点:经济增加值评价方法相较于剩余价值法是在企业平均总资本的基础上与加权平均资本乘积之后的剩余,经济增加值法考虑了所有资本的成本,更真实的反映了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经济增加值法相较于投资中心的剩余价值,经济增加值站在更高的层面,规避了企业局部部门的利益。经济增加值是企业层面的价值剩余,实现了企业利益,经营者利益和员工利益的统一,激励投资者与经营者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可以有效引导企业注重长期价值创造。经济增加值指标有效地将资本预算、业绩评价与激励报酬结合起来了。

    经济增加值的主要缺点:经济增加值主要针对企业当期或未来1-3年价值创造情况进行衡量和预判,无法衡量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价值创造过程。

    不便于各行业的比较,因为行业不同,计算经济增加值时的的具体费用调整项不同,就比如一些制造业可以研发进损益的费用较多,而另一制造业却没有太多的研发费用,虽然研发费用在计算经济增加值时属于费用调整项,但对于不同行业的制造业,因为研发费用不同,进而经济增加值大有不同,从而造成不同行业的经济增加值大不相同,失去了比较的意义。

    还有个原因在于经济增加值和剩余价值一样是一个绝对数,不便于不同规模的企业间的比较。

    评价企业业绩,除了关键指标业绩评价法、经济增加值法外,还有平衡计分卡法。

    平衡计分卡是基于企业战略,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将战略目标依次分解转化为具体的、相互平衡的绩效指标体系,并据此进行绩效管理的方法。

    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

    财务维度、顾客维度、内部业务流程维度与学习和成长维度。平衡计分卡的本质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综合评价企业业绩的方法。即从财务数据方面来客观评价,从客户角度即常说的客户满意度方面,从内部供应链角度,从学习和成长维度等来衡量,来综合评价企业业绩。

    平衡计分卡本质上是一种平衡,达到了内部和外部的平衡,成果和导致成果出现的驱动因素平衡,财务和非财务的平衡,短期和长期的平衡。

    本章已经全部讲解完毕,财务管理的内容我们已经全部讲解完毕,最后一章管理报告,我们战略放弃。

    业绩评价的出题方式主要是客观题,当然也有出主观题的可能性,若出主观题,考点大概率是在经济增加值法业绩评价,因为涉及了计算。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上也不难。

    不可能考关键指标评价法,因为不如直接考管理用财务指标了。该章的难点与考点相对较为集中。更经济增加值法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

    可以与管理用报表结合,因为其计算是基于管理用财务报表,特别是税后净营业利润是一种在传统报表上调整后的结果。我们要熟悉常规的或典型的调整项。更要在题目中分清是简化的经济增加值还是传统的经济增加值法。

    财务管理彻底结束了,明天开始税法的笔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业绩评价(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rqs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