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却不同其他的书,拿起来特别的平静,感觉很舒服。
可能就像平静的湖面,又像蓝蓝的天空。
今天我拿起了资治通鉴,其中一篇是孝文帝临终重托元勰。
每次看完一篇印象深刻的我都会折起来,画出来,便于下次学习,这可能是我第一次看,也可能已经看了好多遍……
知识是在学习中运用于实践才起到有效作用。
书中有孝文帝和元勰的一段对话,元勰流着泪说:“布衣之士,还能为知己奉献生命,何况臣是先帝的儿子,陛下的亲弟弟呢?但是臣以至亲身份,长久参与机要大事,恩宠和威望光辉显赫,海内没人能赶得上。臣之所以敢接受而不推辞,正是依恃着陛下像四月般的圣明,宽恕我知进忘退的过错吧!现在又委任我做元宰,总揽朝政军机大权,有震撼人主的名声,因而取罪是肯定的!过去周公是大圣人,成王是最贤明的君主,还难免对他产生怀疑,何况臣呢?如果这样,那么陛下爱护臣下,到最后,只怕不能始终如一,以保全军臣之义的美名呀!”
孝文帝沉思许久,说:“仔细想想你的话,从道理上实在难以反驳。”于是亲自诏令太子:“你叔父元勰,清逸高雅,不接受美好的赏赐,如白云一样高洁,不贪荣华,舍弃官职,其本心如松柏翠竹般清高。我自小同他相处,交情深厚,不忍同他分离。我死了以后,你要由他辞去官职,脱身俗务,来顺从他谦虚自抑的性格。”
他们的一段话,将文、事、情、理概括的淋漓尽致。
让我想到了庄子的逍遥游,圣人、神人、至人……
确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