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罪犯都去哪儿了?
对3个证明对犯罪率的下降确有影响的原因:入狱率上升;X死刑执行率的上升X;扩充警力。
入狱率上升: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入狱率上涨与犯罪率下降确有关联,严苛的监禁判罚既能对流窜街头的企图犯罪者起到震慑作用,又能对已经关押在刑、有再犯企图之人起到预防作用。导致犯罪率下降的并非死刑,也非经济繁荣,但入狱率增加确实与之大有关联。当然,罪犯不会乖乖自首就范,得有人调查案情、抓捕嫌犯、搜集证据,最终确保犯人罪名成立。
X死刑执行率的上升X:首先,由于美国实际执行的死刑案例非常罕见,且候刑时间很长,但凡有点头脑的罪犯都不会因为害怕被处死刑而收手。其次。姑且假设死刑确实能起到威慑作用,试问这种威慑作用对减少犯罪有多少实际影响?1975年,经济学家艾萨克·埃利希发表过一篇引用率颇高的论文,提出了公认的相对乐观的估计:每处死1名罪犯,可以防止7起类似凶杀案。接下来我们来计算一下,1991年,美国共执行死刑14例,2001年为66例,根据埃利希的计算,2001年死刑增加了52例,可减少364起杀人案——这样的下降幅度自然不小,但仅占当年凶杀案实际降幅的不到4%。因此,即便按死刑支持者所估计的最乐观情况计算,死刑对90年代凶杀案发率下降所起到的作用也仅为1/25。而除了凶杀案,因其他罪名被判处死刑的案例非常罕见,所以死刑的威慑力对其他暴力犯罪的下降毫无作用。
扩充警力:这是因为犯罪率一旦上升,民众就会大声疾呼,要求加强保护措施,这必然会导致警方的经费随之增加。因此,假如单看警力与犯罪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你会发现,警力增加时,犯罪率也会上涨,当然,这并不是说增加警力导致了犯罪率的上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