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鼓作气,写完了《我的父亲》,有种心力透支的感觉,估计这就是一般症候适应群的衰竭期了。但是不累,很通透。
本想今天上午写一小段,然后再分几次写完。可打开电脑,手就离不开键盘了。本想写个两三千就行了,没想到写着写着,到了五千多。从上午九点多开始,一口气写到了中午一点多。中间写着写着就开始流泪,明明写的是挺高兴的事,眼泪也不停地往下流。等全文写完了,眼泪哗哗地,止不住了。就在房间里默默哭了一会儿。
这也是我的一种模式。一旦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那就必须做完。写东西是这样,看书也是这样,有时恨不能不睡觉也要把这一部分看完。打扫卫生也是这样,开了头,就必须要干完。而且,投入得很。当我在全心做事时,比如读书,压根听不到外边有什么动静,即使在我跟前大声说话,也听不到。跟我很熟的同事、朋友,大多知道我这个特点。
然后想,跟房革老师说一声,今天的作业先不交了。后来,感觉还得再写点啥,才能从中抽离出来。于是就有了今晚的这段反思。
回想了一下这段的作业。尤其最近这几天的,有点陷入叙事中了。被自己的叙述催眠了。只想着说什么,而为了什么而说,怎么说,几乎考虑不到。以《电动车没电了》为最。以后会尝试着调整。
再者,为什么理论和实际联系困难呢?一是观察现实生活不够用心,二是理论还是半生不熟。今后应当多多留心去看人,去看他言行背后的情与欲;也要多读书,多做点笔记。
以上是我的一点自我反思。
说到自我,这是心理学的古老课题。
自我又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最后一点也可以概括为社会状态。上面那一段反思,就是我对于自我的心理状态的认知。
詹姆士把自我分为主我与客我。主我是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自我,是进行中的意识流;客你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它包括一个人所持有的关于他自己的所有的知识与信念。主我是自我的动力成分,是活动的过程,客我则制约主我的活动。在上面的那段反思中,写作着的我,是主我,是认识的主体;而写入文字中的那个我,包括正在写《我的父亲》的那个我,写下《电动车没电了》等文章的那个我,则成了客我,是被观察者。不知道我这样说,把主我与客我说明白了没有。
还有一个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米德认为,我们所隶属的社会群体是我们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个体的自我要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劳动认为他人是如何“看”自己的。比如,房革老师认为我记忆力好,视觉和听觉记忆力尤其棒;海霞老师认为我善于写文章;朋友认为我真诚;古琴老师觉得我手很稳,能学好古琴等,我也认为他们说得对。这就是镜我。
自我从结构上来看,共有五个层面,即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和反思自我。
物质自我,也可以看作是生理自我,是个体如何看自己身体的层面。比如我现在觉得自己体重稍有超标,再轻3公斤就好了。
心理自我是个体的态度、信念、价值观念及人格特征的总和,是个体如何看自己心理世界的层面。也可以说是三观和人格特征的总和。比如,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唯物的,正直、善良、热爱生活、兴趣广泛,有一定的才能的人。
社会自我是处于社会关系、社会身份与社会资格中的自我,即个体扮演的社会角色,是自我概念的核心,是社会如何看待个体,同时被个体意识到的层面。如,我是妻子、女儿、母亲、老师、学生、同事、朋友、业主、贷款者、雇主、员工、乘客、路人甲、中国公民……马克思说,人是一切关系的总和,说的就是社会自我。
理想自我是个体期待自己成为怎样的人。即在其理想中,“我”是怎样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往往是个体行动的重要原因。如,我想成为一名咨询师,这是我的理想自我。为了实现它,就考了咨询师证书,还在参加初级研修班。我是优雅的,于是我的一言一行就很注意,用词文明,语气和缓,行动也尽量从容等等。
反思自我是个体如何评价和社会对自己的看法,这是自我概念反馈的层面。比如,朋友说我字写得很好,我觉得还行吧,行气方面还需要再提高。同事说我沉稳,我认为他说得对,但也有毛手毛脚,沉不住气的时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