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练琴,想要不用乐器也能练习,需具备什么条件?

练琴,想要不用乐器也能练习,需具备什么条件?

作者: 宛与洛乐器 | 来源:发表于2023-11-17 21:05 被阅读0次

需要在头脑中,具备“内心听觉”。

所谓的“内心听觉”,通俗来讲,就是学琴者的内心,对音乐要素的“感受”。

再具体一些,便是对音高的感受,音色的感受,节奏、律动的感受等。

那么,要达到什么程度的“内心听觉”,便可以不用乐器也能练习了呢?

宛与洛认为,需要做到最基本的两点。

一、有一定的音准概念

如果能够辩识出大部分音符的音高,学琴者的“内心听觉”,也就算是“搭”起了一半的“框架”了。

因为,此时学琴者的头脑记忆中,有了这些音高所产生的具体感受。

比如,低音区的沉闷与厚重,中音区的平稳与柔和,高音区的明亮与清脆。

当较熟练记下这些音符的高度后,音响效果便会“转化”为学琴者的“生理感受”。

就像听到低音区的某个音,有一种胸口发闷的感觉。;而高音区的某个音,这可以带来清爽、通透之感。

即使没有了音符的声响,只要一想到这个音,学琴者照样就会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

达到这种程度,便是形成了一定的“内心听觉”。

二、有一定的节奏感

与音高概念一样,学琴者通过大量的练习,会积累很多“节奏型”的“素材”。

不仅可以加快“视奏”的速度,同样可以提升自己的“内心听觉”。

当一种“节奏型”经常被练到,就会在学琴者的头脑中,自觉形成这种“律动感”。

比如“前八后十六”,即使此刻没有乐器演奏,学琴者照样可以在头脑中,产生出前面一个八分音符,后面连着两个十六分音符的“模拟声响”。

有一定的音准概念,再配合着一定的节奏感,学琴者的“内心听觉”已基本形成,便可以在没有乐器时,也能照常练习了。

练习的方式主要就是“意念练习”法了。通过意念的调动,使内心唤起听觉所产生的种种感受,并在头脑中“模拟”出乐器的声响。

通过这种练习,学琴者的“内心听觉”会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对于音高与节奏的辩识度,会越来越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练琴,想要不用乐器也能练习,需具备什么条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ru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