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鄱大地,装点着不少寺庙,比如南昌佑民寺、庐山东林寺、宜黄曹山寺、云居山真如寺,不一而足。它们凭借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给世人留下了一批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也包括哪些由于历史变故被毁的,或在深山鲜为人知的寺庙。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江西南丰县紫霄镇藕塘村丁桥组的松门寺,虽然这座寺庙在“文革”被毁,但是它那庞大的遗址和浓郁的人物故事,依然散发着自己独特有的灵韵,对当地居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023年11月14日,我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穿过丁桥老堡,然后沿着村道溯溪向王家尖方向拾级而上,一股与世隔绝般的静谧油然而生。走过千余米山道,发现靠着橘树的田埂古道上矗立着一座残破古亭。面阔3.5米,进深5米,通高4米。条石门框,青石墙壁。亭正面上书“仁寿亭”三个大字。两侧落款是:清乾隆癸未(1763年)戚孟夏月,桥溪堡邱重远仝妻鲁氏。整座石亭并不高大,小巧别致,妙趣横生。据说,此亭是丁桥通往松门寺的必经之路。
欣赏完古亭,我们沿着娘娘石(穿着三寸金莲鞋行走留下的足印)的历史痕迹穿谷而过,凉风习习,古木参天,绿荫掩映,幽静清凉。待翻过一座山后,便来到一片空旷的山谷,但见五千多平方米的遗址,茂林修竹,藤蔓逶迤,景色秀丽,空气清新。驻足观之,斑驳的阳光洒满幽谷,使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寺庙遗址,轮廓清晰可见。其中就包括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以及三仙殿、寮房、伙房等遗址(详见附1:松门寺平面图)。整个寺庙遗址,坐北朝南。背倚1760.9米高的军峰山,面向静静流淌的旴江。左依870.8米高的王家尖,右连军峰山余脉。据《南丰县志》载:
松门寺,位于五十都(今藕塘丁桥一带)。原名麻岭庵,僧岳潭募化续建。置有田租九十四石五斗余,系前后左右四水流内俱属寺业。明诸生刘吉避寇于此,增建寺宇,故易今名。
据说,江西抚州府临川刘吉,自幼私自净身,投入宁府(宁府是明代宁献王朱权改封南昌时修建的,是历任宁王的居所),妆充火者(泛指受阉的仆役),历升任承奉郎(历代职官别名,属元丰后文臣寄禄官阶第二十九阶,正九品)。后因其躲避官司、于明武宗正德五年(1510年)在此建寺,这年他正好50岁。刘吉在此建寺不到5年的时间,便被捕入狱。还有一种说法,刘吉被处死后,有人打着他的名号在此建寺。据丁桥和宝石村民回忆,最后管理寺庙的人称“项管斋公”和“方生斋公”。当时住在寺庙的人员超过100人。
循着石板铺就的古道,我们在幽谷中仔细地探寻,一座座墙体,一块块青砖,一口口古井,镌刻着深深的历史印记展现在我们面前。根据丁桥村民邱六生回忆,松门寺的建筑群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建筑群为五间,砖瓦木质结构。其中,前殿置有四大金刚。大雄宝殿正中供奉着世迦牟尼佛。十八罗汉分列在两侧,形态各异,形象传神。大殿背上供奉踏鳌观音菩萨一尊,善财龙女分立两侧。此外,殿内还塑有军山王夫妇和三仙真君等多尊神像,表情各具特色,庄严壮观。每逢初一、十五,村民都要去殿上烧香点烛。他们相信军峰三仙看病治人非常灵验。相传三仙经常云游在宜黄和南城的麻姑山,崇仁、乐安的华盖山等高山峻岭之中,修行炼丹,看病救人。当时在建昌府看病时有人问先生是哪里人士,其中有一位真君说,家住南丰西乡军峰山下,姓丘。后来就有越来越多的远方客人来松门寺还愿,问丘先生家住哪里,后来丁桥人都知道是丘仙所为。因此,村民便在此建三仙殿,以供香火,祭祀还愿。如今,军峰一带仍流传他治病救人的故事。
探寻至大雄宝殿的背面,我们目睹了好几处地下通道,深约3米,宽约2米。通道内东西对流。根据藕塘村民吴海水回忆,当年地下通道后的山体平台摆放有莲花宝座。宝座上塑有观音像,高3米,宽4米。观音像前络绎不绝的香客,恍置仙境,心静如云。此外,莲花宝座附近设有一处伙房,每逢佛教大型节日,远近村民都会来此许愿,升学求子,平安发财,皆来叩求,香火不断,场面热闹非凡。虔诚的善男信女们跪叩念经,为家人祈求平安和祝福。
继续朝山门方向下行寻找,但见一口100多平方米的放生池镶嵌在幽谷中,三面翠峰围抱,泉声如琴,松涛如韵,瀑声如潮,鸟声如雨。清澈碧绿的池面倒映着绿树,池里嬉戏鱼儿,给这里增添了几分活力。据说,当年的放生池上方,立有一座四柱三门冲天式的石牌坊,正中上书“松门波涛”四字。
沿着放生池旁边的游道往上攀登,即可折回古寺和丁桥村。由此而下,可以直达宝石村。途中是一马平川的稻田,养育着数百村民。确实,寺庙不仅仅是信仰的精神标志,它还为信徒提供了一个心灵的避风港。当大众在工作忙碌之余,特别是在面对困境和迷茫时,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寺庙,无论是参与修行的人,还是在佛祖面前进行瞻仰和礼拜的人,都能感受到心灵洗涤。唐朝的诗人杜牧在他的《江南春》诗中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南朝寺庙数量众多,而在这些寺庙中发生的故事更是催人泪下。
为了团结带领广大信众爱国爱教、构建和谐社会,我们计划在丁桥老堡的村口——七罗坑的位置重建松门寺。此地依山傍水,地势空旷,紧邻邱氏宗祠。幽谷可开辟3000平方米用于重建松门寺。其中前方1000平方将用作停车场。后方2000千平方米,可根据松门寺的原貌依山而建。依次为放生池、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仙殿等(详见附件2:松门寺重建选点规划图)。布局不仅遵循原址寺庙的风貌,还能为修建道路和桥梁节省大量资金。最为关键的是,它可以带旺丁桥(江西传统村落)、藕塘(中国传统村落)两个古老的村落。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繁荣的同时,为我县、乡镇的经济增长添砖加瓦。
松门寺平面图1.Jpg
松门寺规划图.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