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久没看东野圭吾的书,东野圭吾曾经是我大学时期最钟爱的作家,在大学很惭愧没有看多少书,这也是我后来才醒悟的大学遗憾事件之一。如果勉为其难计算我在大学看了多少本书,东野圭吾的书占了半壁江山。
我喜欢看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富有曲折出人意外的情节,环环相扣的细节,引人入胜的跟着思考和猜想。整个语言是非常简练流畅舒服的,毕竟他是个工科生不善言辞。还有他的作品内涵有温情有人文关怀有深度有批判,极富哲理的经典语句,呈现和揭露一些社会背景和社会问题。
《黎明之街》是最开始接触东野圭吾的一本,只是随意在图书馆借了一本,看了一小部分,本来看不下去准备还回去,大学同班同学悦悦在我还回之前跟我聊着东野圭吾,说她很喜欢他的书,还向我推荐了《白夜行》,正是因为那次不经意的交流,使我改变主意将书看完,被他人很喜欢的作家,一定有他的魅力,我也应该去了解他人喜欢这个作家的缘由。
我现在忘记了《黎明之街》具体讲了什么内容,只知道看到后面生出好感,后面过了一段时间,找来《白夜行》看,看完之后,好感自动转化成喜欢,再后面看到《嫌疑人X的献身》更是深深爱上了东野圭吾,接着就是喜爱的追逐行为,《谁杀了她》《圣女的救赎》,也是我在大学里借的纸质书,后面在手机上阅读了《放学后》《湖畔》《秘密》《信》《流星之绊》。在大学对于东野圭吾的喜爱还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我在辅助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写的论文就是关于东野圭吾的。
再后面最后一次看他的书是在毕业一年后教书时因为我的喜欢和推荐,班上也形成了东野圭吾热,我借了学生买的书《彷徨之刃》阅读。再然后就是毕业三年多前天晚上在微信读书上开始阅读的《梦幻花》,自己挤着时间阅读,如饥似渴着阅读带来的充实和宁静,到昨天晚上九点多,就把书看完了。

这本《梦幻花》在情节上没有给我很大的惊喜,在后面揭秘的时候我没有很大的感情波动,不再像以前那样心中有热情激情很有感受,脑子里有很多想法,当然我也不是从前的我,也不是不曾看过他作品的我,以前自己看书是用感情感知,现在是理智分析。自己理智思考回顾《梦幻花》,书本的内容和人物依旧有启发,需要思索和感悟,依旧值得阅读。
在内容上,关于花的题材我觉得还是有新颖的地方,黄色牵牛花作为故事展开的关键,有涉及到生物科学技术。然后也不够新颖,一些植物的功能会引发人的贪欲和犯罪,对人类存在危害和威胁,现实中罂粟和大麻植物就是这样的存在。
很多植物为毒品的生产提供了原料,这些植物被称为“毒品原植物”。罂粟吸食后会作用于人体神经元的突触部位,从而造成神经系统的异常兴奋,使人感到欣快、迷幻感,并具有极大的成瘾性。大麻是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在大麻的植株,尤其是花序分泌的树脂中,含有四氢大麻酚,是一种强致幻剂。这种情节的设定和作品的创造来源于现实生活。
在情节上,并没有很紧凑,惊心动魄,事情慢慢推进,故事主要由两条线索展开,一条是梨乃与苍太的巡查,梨乃是为了解开爷爷的死因,而苍太是为了知道他哥哥的秘密。另一条线是早濑与要介的查案,身为警察的早濑想帮儿子报恩,要介承担着家族的责任和使命。
这次在人物的塑造上,我觉得并没有很突出哪个人物,当然人物都是具体的自然的清晰的。关于尚人这个人物,可以引发更多的现实意义,他想活的不一样,想更有才华,梦想能够比任何人更加发光发亮。他自己自欺欺人,其实自身很平凡平庸,他没有创造的才能,只有模仿的能力,并且自身有贪念,没有把自己定位清楚,没有正确看待现实和梦想,没有完全接纳不够有才华的自己,所以才会造成沉迷梦幻花而造成悲剧。

其中有些细节我还是影响深刻,比如说蒲生要介十多年来为了悼念爸爸,会不时上网,用像是黄色牵牛花、黄花、神秘的花和不知名的花这些关键字搜寻。还会运用一些写作技巧,设置悬念进行铺垫,运用倒序将结果的描写出来,后面才来揭晓给你一种恍然大悟的感受,两个中学生的相遇以及两家都有看牵牛花的惯例,都有埋下伏笔。
关于小说的主题方面,我认为主要是关于责任和坚守。蒲生苍太最后和伊庭孝美相见交谈,有询问她:你对于因为家里的关系而决定了自己未来的路会不会感到不满?孝美用温柔的语气回答:
这个世界上有所谓的负面资产,如果这些负面资产会自然消失,当然可以不予理会,但如果无法消失,就必须有人继承。这段话我都要认为是小说的主旨句。因为她的祖先不小心让魔幻植物流入市面,身为后代,她没有逃避,并承担起了家族的义务。
最后的结尾,范太和梨乃都坚定的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不再迷茫,范太是因为孝美和哥哥的所作所为才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而梨乃也是因为雅哉传达尚人的话:你根本不知道不背负任何义务的人生有多么空虚。
突然想起电影《开心家族》里讨论到家人的意义: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就像责任和义务一样,有压力,更有动力和人生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