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一天当地朋友小蝶前来助阵,并送车助力后面的行程。我和李先生胡乱在车上吃点便驱车赶往新绛县。一个多小时后一个地道的镇出现在我们面前。镇不大,只有东西一条主街道,怎么来的还需要怎么回去。镇上正好逢集会,车马人挨挨挤挤。两位大妈相遇了,她们便把三轮车停下来聊天。后面四个轮子的只能乖乖地等她们聊天寒暄结束才能往前继续挪动。这就是镇。
镇上没有公厕,但有镇中心卫生所,为此我们进去参观了一番。白色门帘,七八十年代的门派指示,只是走了一圈也没有见到穿白大褂的,真是奇也怪哉。
稷益庙就在卫生所附近,还是需要当地人指点,还是一个大爷---这次是一位稍微年轻的大爷看门,还是有狗—一条狂叫不止的狼狗。
这个镇叫阳王镇,位于新绛县城西南四十里。南临稷王山,西望黄河水。有人说这座庙里藏着和永乐宫齐名的元代壁画,为此我们一路马不停蹄赶来,见到实物之后略有失望。
看门人要我们每人支付他20元,并做记录。今天他的收入是100元。
稷益庙全称东岳稷益庙,俗称阳王庙,祀奉后稷与伯益。始建年代不详,元至元年间重建,明弘治、正德年间屡有重修与增葺。我所见到的稷益庙庙身和地面已经是明清时代的建造了。地面是简单的长方形青砖,当地所制。主殿木柱没有做柱础,这和元宋时期的做法也有些相悖。木门和木窗上均有铁钉出现。种种迹象表明,这座主殿虽然保留了明清之前的主要木柱,但后期修造并没有完全遵循原有做法。
据明嘉靖二年(1523)《重修东岳稷益庙碑》载:“阳王之墟者,东岳稷益庙也。罔知肇自何代,元至元重修。正殿旧三楹,国朝弘治年间恢复为五楹,增左右翌室各四楹,正德间复增先门三楹,献庭五楹、舞庭五楹。缭以周垣,架以长廊,隐以佳木,百工殚巧,金碧辉煌。”现存舞台、正殿为明代建筑。舞台五间,单檐歇山顶,周檐大额枋,台口近十米,梢间空间较大。正殿五间,三彩琉璃瓦顶。殿内东南西三面满布壁画,面积130平方米,壁画保存完好,东西两壁以台阶式布局,宽8.23米,最高处达6.18米。整个壁画绘有人神四百余,创作者为翼城籍画师程儒及其两子程絪、程耜,门徒张捆,绛州画师陈圆及侄子陈文、门徒刘崇德。完成于明正德二年(1507)九月十五日。
壁画祭祀主体为“三圣”。东壁“三圣”为黄帝、伏羲、神农,西壁“三圣”为大禹、后稷、伯益。环绕主体神,兼绘文武百官、农民朝圣、稷益传说、烧荒狩猎、伐木耕获、山川园林等故事,是画在墙壁上的一部农业史。稷益庙壁画为明代所绘,色彩方面继承元代壁画遗风,以墨线勾勒人物服饰,多使用朱砂着色,间配石绿、石青、白色、黄色,注重人物冷暖色彩搭配、对比和映衬,寻求变化,鲜艳而不失协调,随类敷彩,体现了强烈的质感。为加强画面的主次关系构成节奏变化,又在青绿色块上穿插白、黄、朱、金,以及三青、四绿等小亮色,使画面充满跳动感,增加了立体感和装饰感。在线描方面,继承了元代壁画风格,笔力雄健,结构紧凑,长于写实,爽畅流动,圆润光滑,墨色统一。线条的粗细多变化,布局安排具有层次。
看守稷益庙的男子姓杨,他父亲原为村中秀才,写得一手好字并会绘画。主殿中有其父手绘原稷益庙布置图和亲笔攥写的稷益庙壁画内容介绍。2021年其父离世,子承父业由此看守这座庙宇。献殿已不复存在,主殿仅剩部分明清所绘壁画,又因阴天光线不足,壁画上积灰覆盖,竟不如网上图画清晰。院中一倒座戏台,做法粗犷,有宋元风格但建造应为明清时期。
男子渐渐不耐烦,拿扫帚开始打扫院内地面。我们不便久留掩门退出。院外镇上集市热闹,不少自建房屋高大挺拔,但也仿佛常住人家渐渐稀少。一老人正贩卖手工纳底绣花童鞋,这门手艺不知尚有传人否。
天已近晚,于是我们便驱车赶往襄汾县城过夜,以便次日拜访汾城古镇,即襄汾古建筑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