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乒乓看大世界
言及乒乓球,对中国人来说是值得引以为傲的球类。看似虽小,但是不论从作为一种运动工具角度,还是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地位的确立层面,乒乓球都当之无愧的应该收获国人的宠爱。小球转动大球,正是乒乓外交,让世界两个大国由原来的敌对借助乒乓球的牵线搭桥而实现了握手。特殊历史时期,发挥特殊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时势造英雄”。也正是如此,原本正是一项体育运动,经过对其进行二次“加工”,赋予了它特殊的意义,进而实现了由自然属性向人文价值的飞跃。
当然,不论乒乓球被人类附加上什么样的社会政治文化价值,它的原始属性不可能发生改变——运动项目,供人强身健体。一个不起眼的小球、一张尺寸和高度基本上符合要求的桌子、一只球拍,没有太苛刻的场地限制,一场对垒就可以进行。三言两语可以把运动内容加以描述出来,但是要真正让小球服从自己的指挥,并能够娴熟地克敌制胜,除了技术性的要求,有时候还真的需要一点像许昕那样艺术家的操作。因为几乎是全民性的球类运动,所以球的需求量较大,这就为那些地下作坊的能工巧匠提供了发家致富的机会,当然也为缓解强大的就业压力作出应有的贡献。在市面上简单搜罗,不论是种类,还是材质,被用在比赛场上的乒乓球用数以万计也不为夸张。除了专业性的训练和比赛,普通的非专业人士对球的要求不是太严苛,这样各式各样的乒乓球随处可见。这也为该运动项目的普及创造了条件。如果都使用专业性的乒乓球,一方面它的成本太高,一方面如果没有标准的器材设备,它也很难体现自己正宗品牌的价值。
不管是正规性的,还是山寨版的,只要是乒乓球就可以使用。至于乒乓球拍,运动对象不同,对球拍的要求也不一样。从价格上看,从几元到成百上千上万价格不等。像私人订制的专业性球拍,它的实体价值与它的社会价值相背离就更是稀松寻常的事情了。不过,对一个稍微会一点乒乓球的运动者而言,球拍质量的好坏与适合不适合自己使用起来感觉就是不一样。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好弓配好弦。”如果说一个乒乓球爱好者是一名征战沙场的战士,那么球拍就是他的武器。精湛的技术与上等适合的武器相配合,才能在“沙场”上自由挞伐,无往而不胜。当然,使用什么样类型的球拍,不是盲目地攀比,也不是为了装点门面,价格的高低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关键适合不适合自己,不是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嘛!
作为一项运动,工具设备是客观条件,至于怎么运动,如何让这项运动强身健体、愉悦身心,这完全取决于运动者本人。俗话说:“每天运动一小时,幸福快乐每一天。”生命在于运动,对个体生命而言,用什么样的方式打发自己的时间,摆渡自己的人生,决定自己生命的质量。当然,选择什么样的方式生活,更多取决于自己的身体条件。而由于乒乓球的要求不高,如果自己投射的期望值不是太高,都可以成为一名“乒乓球运动员”,而这是建立在有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上的。因为喜欢,所以外在的条件怎么样已经不再过多在意;因为喜欢,不论与什么样的对手比拼,都能够从中间获得快乐;因为喜欢,一个小小的乒乓球,经过自己手腕和手指的变换就可以把球玩出各种花样。而对业余的爱好者而言,把乒乓球作为生活中的一项锻炼身体的运动,更多享受的是在球场上与对手“斗智斗勇”的比权量力。
因为小,乒乓球运动不需要蛮力,需要的四两拨千斤的巧力;因为灵活,在与对手对抗时,需要的是智慧和应变能力。如果像猛张飞那样,就很难从你来我往中获得快乐。既然是耐心、意志的比拼,只要是比赛就要戒除心浮气躁,只有这样才不会成为受虐的对象。这是就比赛的本身说的。既然是比赛,这里就涉及比赛的属性和参赛者的心理投射问题。从尊重运动精神的角度看,既然参与此项运动,我们就应该遵守最基本的运动比赛精神、捍卫运动的尊严。如果把比赛作为一项公关方式,这就严重地亵渎了比赛的精神。“文死谏,武死战。”简单的六个字诠释作为一个“战士”应该坚守的道义。为荣誉而战,不为俗陋其裹挟,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地披挂上阵,才能真正诠释运动的真意。如果是为了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比赛,就辱没了比赛的纯洁。对每一个参赛者而言,技术的高低只是一个方面,比赛的胜负也不是决定性的因素,要真正从比赛过程中收获快乐,就不应该被一些世俗的东西绑架。
运动尽管只是一个人生活的一个部分,但是每个人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运动,我快乐”,这应是运动的应有之义。当成为一名参赛者,我们就应该全力以赴,使出洪荒之力,“尽人事,听天命”,做到这一点,就不会留下遗憾,乒乓球运动也是如此。体育运动,不是四肢发达,大脑简单者的活动,而是具有思想和情感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的专属。既然被赋予自然这项专利权,我们就应该来一场酣畅淋漓、干干净净的运动,以彰显体育的魅力,展示自己的风采!
谨以此文纪念获得的第三个业余乒乓球比赛冠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