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区里举行优质课评选活动,我有幸在现场聆听,为期三天半,来自驻城组二十多个学校的的老师们,纷纷展示出了自己的优质课水平。说实话,参加比赛的老师们经过前期的试讲,磨课,研讨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不管成绩如何,他们已经比之前的自己更棒了,经历过这个过程的他们,相信对自己,对教学,对以后,都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虽然 我没能参加这次讲课比赛,但是听到了来自不同的老师展评的这二十六节课 让我从中感慨很多,收获很多,学到很多。
团队很重要。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比不上一群人的力量。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老师讲课,学校派出十多位老师陪同,他们有负责排桌椅的,有负责摆教具的,有负责设计板书的,还有负责到教室领学生的……。为了不让讲课老师分心,他们做足了一切准备保障工作。这仅仅是我们看到的表面现象,不但如此,前期的磨课,试讲等背后付出的努力和心血更是我们想象不到的。我之前的一位同事恰巧也参加了这次讲课比赛活动,成绩非常好,和她交流了之后 我才知道,学校团队给了她无私的帮助,为了让她能专心准备比赛,学校安排老师接替她日常的教学工作。从教案的设计,到一次次试讲,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团队里的老师们都会给予设计和指导到半夜。在这样的团队里,一群人,一件事,一条心,不愁干不好事,干不成事。
个人努力很重要。有了团队的帮助,如果自己只等坐享其成,那就打错特错了,团队再强,也不可能代替你去讲课,很多事情,需要自己亲身去悟,去理解,去诠释。从那几天的听课来看,有几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和流程,包括课件的设计非常精彩,一看就不是个人能力所能达到的,背后的团队一定为之付出不少,但是当天的讲课老师,却没有把教学设计诠释的很好,说明讲课老师私下没有下功夫去研究教案,没有钻研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更有老师,对于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不够准确,不够恰当时,老师也没有给予深入的引导和启发。只是按照之前设计的教案,一步步走下去,至于每个环节落实的扎不扎实,那就另当别论了。
三天半的聆听,带给我的思考不止这些,要想从这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然有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和亮点,而这也需要有很深的积淀才能研究出来。
成绩出来,就要划出等级,有人欢喜有人忧,欢喜自己这么多天的煎熬终于得到肯定,忧虑自己为何会有这样的等级。作为旁观者,带给我的更多的是思考,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静下心来,好好研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