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泰戈尔
7月24日,是稀疏平常的一天,却发生了一件温暖人心的事情。
这一天,在内蒙古的呼和浩特,一名14岁的黄发少年收留照顾一位与家人走失的8岁男孩。
少年因为家中困难便休学独自在外打工。
少年以为男孩也没有家人便把他领在身边照顾。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会为别人撑把伞。
因为自己曾经淋过雨,经历过苦难,知道那种无助、迷茫、痛苦的感受,所以能感同身受,希望他人也能如自己一般走出困境,或帮助别人少走一些弯路。
黄发少年此举被网友称赞,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另一位粉色头发被网暴致死的女生郑灵华,她只是简单的把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给爷爷拆开,让爷爷高兴,并把这个过程记录下发分享到网上,没想到得到的却是网友的谩骂。
人不可貌相,14岁黄发少年,他如果没有收留那个孩子,在别人眼里或许就是一个厌学、休学的不良少年。被网暴致死的郑灵华如果不是染着一头粉色的头发,而是顶着为了考研究生倾尽心血的憔悴面容、穿着朴素简单,会不会是另外一种结果?
其实并不是所有染发的孩子都是坏孩子,也不是所有的青春期孩子都叛逆、不堪。只是人们习惯性把这些行为、表现平等地套在了孩子的身上。
有一位妈妈分享了她晕倒时,五岁半的女儿给120打电话抢救妈妈,给住得近的女老师打电话让老师帮忙送她去上学,还打电话把这个情况告诉爸爸。
面临这样的紧急情况,5岁半的女孩冷静理智、情绪稳定、有逻辑有章法的事情安排好,如此强大的力量,给了母亲依靠。
当然女孩能做到这样也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正是生活在有这样特质的家庭下,培养了孩子这样的能力。
其实现在很多的孩子都是乐观向上、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一代人,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但是他们又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这难免不会让他们有情绪波动的时候,但是家长如果可以正确引导,帮助孩子梳理情绪,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发展。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以下方面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关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把良好的品德品质传递给孩子。
学校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在集体中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社会环境对于培养孩子的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能够激发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加自信地面对挑战。因此,我们应该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社会氛围。
现在的孩子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果此时还严格要求孩子,迫切地希望他们朝着自己期望去努力,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压力。
我们还要注意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有些孩子天生就具备较强的领导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他们可以在团队中发挥关键作用;而有些孩子则更擅长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他们可以在个人领域取得优异的成绩。
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是乐观向上、阳光开朗的孩子,而我们的孩子也确实如此。这离不开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也希望家长多给孩子一些包容和理解,相信孩子可以达到我们心中所期待的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