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背诵(24)乡村四月

背诵(24)乡村四月

作者: 胖哥记录生活 | 来源:发表于2022-06-11 14:46 被阅读0次

乡村四月

南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

乡村的四月正是最忙的时候,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注释

山原: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川:平地。

子规:鸟名,杜鹃鸟。

才了:刚刚结束。

蚕桑:种桑养蚕。

插田:插秧。


第一句“绿遍山原白满川”,“绿”和“白”很有意思。他其实是想让我们猜谜语,“遍山原”的是什么?“满川”的是什么?我们看了后面“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知道这个“绿”可能是树,但更有可能是稻田、桑田。那么“川”是什么?川是水,这个“白”是水的白,是清澈、明亮的意思。大家想一想,如果他写成“田遍山原”或“树遍山原”,好不好?下面他也不说“白满川”,说“水满川”好不好?

我们比较一下就能看出来了。直接说“田遍山原”“水满川”,非常死板。我们知道,“水”“田”都是一些很抽象的概念,水就是一种物质,田就是一种地貌。诗人不说破,而是绕个弯子,说这种事物的性质,叫“绿”,叫“白”。这样既引发了一些猜测,让我们读诗的时候增加了一些趣味,同时也把那种绿色与白色交织的画面直接呈现到读者面前了。

第二句写“子规声里雨如烟”。子规就是杜鹃。古人用“不如归去”这四个字来形容杜鹃的叫声。

在清脆、响亮的“不如归去”的杜鹃声里,却是“雨如烟”,这一句与“白满川”是相照应的。“满川”说明水涨起来了。水为什么会涨起来?因为雨下得多,杜鹃就在雨中啼叫。雨下得很细,又很密,千丝万缕飘在田间,犹如飘来云雾,就叫“雨如烟”。

接下来,“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四月”,说明已经到了初夏。春雨已经下了好多,一直下到夏天。温州靠海近,春夏时候雨水充足。在绵绵细雨的乡村四月,人们都闲不下来,都忙碌在田间,又是“蚕桑”又是“插田”。

“蚕桑”就是指种桑养蚕。古人种桑树,用桑叶去喂养蚕,然后让蚕去吐丝,用蚕丝去织布;“插田”,就是把稻子的秧苗一根一根插到水田里。趁着雨水充足,乡村百姓要多种桑树,多插稻秧,这样等到秋天收获的时候就有吃有穿了。

乡村的农业生产是非常辛苦的,这首诗除了描写辛苦,还传达出了一种劳动的美。它写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山水美景之中,人们辛勤地劳作。

相关文章

  • 背诵(24)乡村四月

    乡村四月 南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

  • 暑假背诵-《乡村四月》

    乡村四月 宋代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

  • 开学第九小节⑨

    1.语文学到了第20课,学会背诵并默写古诗《乡村四月》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

  • 第七单元日积月累古诗

                   乡村四月                          ...

  • 乡村四月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乡村四月:http...

  • 初夏的四月

    乡村四月【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啼里烟如雨。 乡村四月无闲人,才了蚕桑又插秧。 四月的江南乡村是匆...

  • #30天专注橙长计划#标日初级上-饺子-6/30【16.09.0

    单词24个 背诵课文

  • 论语背诵(24)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子夏问曰: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 2018-04-19

    乡村四月…金彭的集市。

  • 四月

    【诗文】 乡村四月 翁卷〔宋代〕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背诵(24)乡村四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cai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