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完了《终身成长》,心中颇有感触,和大家分享分享。
在书中,一直都在阐述着两种思维:一种是固定型思维,一种是成长型思维。看到列举的种种,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固定型思维的人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去尝试,而成长型思维的人则不同,通过不断地尝试去发现自己的缺点。
这一幕,让我想起了初中同学。一个有些小聪明的人。平时反应敏捷,但是学习是三天晒网,两天打鱼。
老师们唉声叹气,家长恨铁不成钢。老师们和家长们对他的评价大多是:他很聪明的,只是不努力,不然成绩肯定很好。朋友们也感慨,他真的很聪明,不好好学习,不然,肯定是尖子生。而他,似乎也洋洋自得,反正我一努力,成绩就能上去了。
到了初三,他努力了一个星期,晚上刷题,早起背书,但在周末小组测试里,成绩依旧倒数。他放弃了,以为自己只要努力一下,就能达到自己的预期。在那以后,他依旧是懒懒散散,依然听着那句‘他很聪明,只是不努力’。
前不久,我和母亲在镇上的集市看见了他的母亲(他母亲和我的母亲是朋友)。他母亲两鬓斑白,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倾诉着:不成人了。读完初中不读了,现在天天在家打游戏,也不出去工作,成天瞎混……
回到家后,我和母亲都唏嘘不已。
那个朋友,是不是旁人的话语,成了暗示他很优秀的陷井。他已经步入了固定型思维的行列。我们当时的惋惜,或许对于他来说,是一种变相的肯定。
他想努力,但是他更承担不起失败带来的痛苦。如果我努力了,还没有达到我想要的结果还是那是不是证明我不行?
不得不提的是,在固定型思维的人眼中,努力是要立马见效的。而成长型思维的人更懂得,努力是一个过程。无论过程多曲折,只有坚持下去才会有所建树。
我也反思了自身,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充斥着太多成功学,都在兜售成功秘籍。仿佛学会了这样的方法,你就可以和他一样成功。有太多的速成方法,有太多的成功论,让我们更容易陷入固定型思维。
如果你想做一件事情,给自己一个期限,这个期限是10年。每一天走一小步,十年以后,你回头望,如若真的一无所获,再重新考虑。
献给每一个期待成长的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