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提到:第三种个人商业模式:购买他人的时间再卖出去。是在3种个人商业模式中,最高级的一种。
1、当我们花钱购买他人服务的时候,本质上就是在购买他人的时间,以便自己的时间不被占用。
很多时候我们购买服务的目的,是节约自己的时间。比如选择外出餐馆吃饭,而不是自己做饭,这样可以节约买菜做菜洗碗的大段时间。又比如上班使用滴滴乘车,而不公共交通方式,虽然交通费会上升,但有时间给你做任何事情。
这就回归到“时间>金钱”的命题,假设你认为是时间更重要,那它将会影响到你做事的原则。
2、不同人的思考角度、思考根据、思考质量差异巨大,很多人甚至从来没有认真想过,“不肯花钱购买服务,宁愿用自己的时间来省下那些钱”这种做法,更合理的依据应该是:确定自己的时间价值抵不上那个时间消耗。只有这样的时候,不花钱才是合理的。
我在便利店买午餐时经常有这样的经历,环顾食品区一圈又一圈,只为了找出价格便宜,份量充足,且又好吃的食物。经常因为1、2元的价格差,把食物拎起又放下,结果是吃的不满足,又浪费时间。在外头挑选餐馆吃饭也是一样的境遇。
之前做出这样犹豫的选择的原则是省钱,是单一维度地考虑问题,而且也没有省多少钱。但是如果再加上“时间的价值”这一个维度的话,思考质量提升了,就知道什么时候就该花钱了。
3、能被批量销售的时间更值得购买——他们实际上无比廉价。除此之外,“能被更大规模地批量卖出去的时间”更值得购买,因为更大规模的销量意味着更大规模的认可,已经有很多人帮你验证了质量,岂不是更放心。
得到的专栏、书籍我买了很多,因为实在是便宜,并且相对于免费的资源,质量有保证。
今天看到一句很有启发的句子,“永远不要有比谁的资源多这种想法,要比就比一比谁学的资源更多、比一比谁能把这些资源专成真正的职场武器”。买回来的东西最重要的消化和化为己用,而不是放在书架上证明自己的读书决心。
4、为什么“花钱避免将自己的时间”
花费到‘一份时间出售一次’的事情上”是值得的呢?要想清楚:把时间花在哪里才最划算?
把时间投资到自己的成长上最划算。
因为第一种个人商业模式中,个体的价值决定了时间的价格(估值),所以,在所有人都出售自己时间的情况下,如果你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价值,那你就赚到了,肯定不是马上赚到,但终将赚到,这一点毫无疑问。
很多时候我不肯花钱是认为我自己穷,购买服务会增加自己的流出,而收入并没有明显的增加。
而增加自己收入的最根本途径是把更多的时间提升自己的价值,我们花钱购买服务就能节约时间,何乐不为。
而且这为“节省出来的时间”用在何处提供了思路。我经常打车出门,在车上要么拿起电脑学习,要么读书,比自己开车时只能专注开车有乐趣多了。
5、把时间投资在自己的成长上,是在提升自己的价值。若只是为了省下一点点钱,而把时间花费在那些不必要的事情上,却因此耽误了成长,那就要多吃亏有多吃亏了。可惜,绝大多数人正在这么做,把自己有限的脑力花费在那些“鸡毛蒜皮”上。
我在知识付费中投入很多,比如知识星球关注了多名付费博主,在得到购买许多课程。作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他们能提供优质且系统的知识,提高我学习效率。
有人提到,知识课程这些内容我都能在网上免费搜索到。但殊不知,在搜索免费资料就耗费了很多时间,而且质量无法评估。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免费的东西并不会足够的重视,即这些文件夹可能许久都不会打开。所以如果购买服务能提高我们的效率,那就赶紧上。
6、逻辑非常清楚了,
既然,你的目标是“终有一天不用再出售自己的时间了”,
那么,你的行动就应该是“想办法合理地逐步减少自己出售时间的数量”,
所以,方法就是“在能用钱换时间的时候尽量用钱换时间”,
进而,将省下来的时间全都“投资”到自己的“持续进化”上去。
这作为个人商业模式的总结是非常合适。再看看“总收入=销售时间数量*单位时间售价”,提高总收入的方式有三:提高时间销售数量,提高单位时间售价,增加被动收入。
“减少出售自己的时间,并且提升自己的价值”,是为了能提高时间售价,而这也是关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