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周记   2019.4.1——2019.4.7

周记   2019.4.1——2019.4.7

作者: cindychen365 | 来源:发表于2019-04-08 14:00 被阅读0次

实在是无法开始的一篇周记。没有深入的思考,没有深刻的认识。

周记   2019.4.1——2019.4.7

精进:精进不是因为必须而勤奋去做事。如果求知需要一辈子,我们就一辈子欢欢喜喜走在求知的路上,不因为漫长而着急、沮丧,这就是精进。

一放映室

周记   2019.4.1——2019.4.7

早起也懈怠了,没有早课就没有按时起床,这就是松懈的开始啊?

视屏课也还没赶上直播进度,习题也没有完成。

虽然理疗课按计划上了五节课,但是课后的要求也没有严格执行,导致这周的收效甚微。也是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积极性。二十节课的坚持,还是挺煎熬的,可以说是一个坎吧,付出了努力但是还没有看到成果,内心是崩溃的,身体也跟着疲累了,但是这个过程才过了三分之一,可以说才是一个开始,真的需要坚持到最后,才能看到最重的成果。一直给自己打气,想要好身材,就要付出,特别是我这种底子不好的,需要加倍努力,狠心的虐自己,这不仅是身体的蜕变,也是内心强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要学会用心去感受身体的变化,加入思考,而不是盲目的肤浅的去执行。这样我就能实现双重的收获。

二、收获

摘自樊登读书会

《次第花开》

有缘能听到此书,真是上天赐的一个礼物,希望能领悟其中的道理。

一、认识苦

根据佛陀的开示,解脱是从认识痛苦开始的。佛经上把痛苦分为三类:苦苦、变苦和行苦。显而易见、不折不扣的痛苦叫做苦苦;我们所认为的快乐,因为其本质为痛苦,而终将由快乐变成痛苦,这叫变苦;陷于轮回中的众生整个存在状态的无奈和不圆满,被种种烦恼束缚,这叫行苦。

具体而言,人间的痛苦分为八种:生、老、病、死、怨憎会、爱离别、求不得、不欲临。承认痛苦的普遍性,看似悲观消极,实则不然。对痛苦的逃避反而会加重我们的焦虑和恐惧。承认痛苦是正常的,我们就能集中精力处理问题本身,而不是纠缠在愤愤不平的情绪当中。

寂天菩萨说:“问题若有办法解决,就不必担心;若没有办法解决,担心也没有用。”

二、克服恐惧

佛陀说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对自身以及外部世界根深蒂固的误解,执幻为实。万事万物都依赖内在和外在的条件而生灭,因此不具固有性、恒常性,这就是无我和无常。人们误认为是无常带来了痛苦,而实际上造成痛苦的不是无常,而是对无常的恐惧。克服这种恐惧有两个办法,一是熟悉无常,二是了解恐惧无常的原因。面对无常,观察它,你才会发现不是只有自己在失去、在衰老、会生病、经历挫折、没有安全感。熟悉无常令我们内心真正放松而开阔,另一个好处是我们因此而更加珍惜人生,懂得修行佛法的意义。

三、人身难得

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幸福的、悲惨的、成功的、潦倒的,人生的种种经历,无一不在启发我们觉悟。佛经上说,如三千大千世界一样广阔的海洋上,漂浮着一根木轭,上有小孔,海底有只盲龟,每一百年浮出海面一次。盲龟浮出海面把头刚好撞进小孔中的几率,比我们获得人身的几率还大。

作为人,我们免于地狱饿鬼畜生的痛苦愚痴,也不会像长寿天的天人那样,误认为没有善念恶念的禅定就是解脱而失去修法的机会。若善用此人身,即身即可解脱。

四、安乐

放下执着就会安乐。但什么是执着?怎样才算放下?安乐,说到底,是一种心的感受。有时候人们并非不快乐,只是以为自己不快乐而已。其实,痛苦消失就是快乐。如果人们能够像观察自己的皱纹一样去熟悉自己心念的活动,就不难发现每一个单纯而直接的当下都带着淡淡的喜悦。如果不把快乐寄托于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带给人的刺激,那么快乐的感受是可以延长、扩大的。

痛苦源自我执和法执,即对自己的执着和对周遭事物的执着。其实,没有一个绝对存在的“我”。耗费一生精力企图在自己与外界之间砌一道围墙的做法是徒劳的,而这种徒劳带来的挫败感让我们很不快乐。注意观察你的各种情绪,能够帮你安住在负面情绪中,而不是压制它,这能帮我们培养菩提心。把快乐寄托在向外驰求上,就像喝盐水解渴一样,得到的越多越不满足。

五、自律

修行不是去追求神秘的体验或获得某种超常的功能。修行是修养仁爱、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精神品质,也就是要关注其他生命的福祉,并且自觉调整自身行为让其他众生感到安适快乐。

不忍心看到另一个生命痛苦,就是恻隐之心。在此基础上参与、分担另一个生命的痛苦,就是悲心了。虽然我们有时候表现得自私冷酷,但这种能力始终存在。

从长远说,我们若真心替别人着想,首先须做到自律。自律的第一步是觉察。所谓的想开一点,就是不强化对事件和情绪的负面认知,不在心里编故事夸大、加重感受。自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不让自己沉浸在对人对事无益的想象中。负面情绪的存在就意味着幸福感的缺失。没有自律,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大家,都没有好处。自律不是压抑情感,而是考虑他人的感受。我们的目的是:不伤害。

六、皈依

有的人居无定所地过着安宁的日子,有的人却在豪华住宅里一辈子逃亡。皈依,不是修行的起点,它是整个修行。佛陀关于无常和因果的开示给了我们无限的勇气和希望,哪怕最穷的、目不识丁的藏民也深信因果并能无惧地接受无常。人们逃避无常是因为人们以为无常只是人生的一种遭遇,只要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就可以规避。无常不是人生的一段过渡期,而是整个人生。

相信因果不等于相信宿命,否则,我们不会那么精进修行,去追求无上正等正觉。当你做一件事,如果心量放大到把所有众生的安乐都考虑进来时,你就能够坦然地承受所有的辛苦、磨难。

死亡只是目前这个生命的结束,而这段生命所承载的因果仍将继续下去。现代人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假设,我有时觉得奇怪:为什么他们不假设有来世。这并不比假设有明天或者明年更荒谬。对轮回半信半疑的人们,不妨采取“科学”的态度,承认自己不知道轮回是否存在,同时不排斥了解更多关于轮回的知识。追求觉悟的过程,就像在一个无边无际的迷宫里突围,没有佛法的指引,我们永远都将被困在里面,原地打转。

皈依佛法需要胆识,因为佛法不向你承诺安全感或确定性,事实上,它恰恰要打破你对安全的幻想。持续的觉察训练,会让我们逐渐习惯这种不迎不拒的做法。

七、出离

轮回是一种惯性,不断改变习惯,就能让那股巨大的惯性慢慢地停下来。现在就开始改变这些习惯,这就是出离。

为什么修行不能持续地改变我们的生活?也许答案就在于我们把生活抓得太紧。我们把全副精力投入生活还不够,还要通过修行为生活上保险。然而,生活就像我们手中握着的沙,抓得越紧流得越快。所以,放松可以说是修行的第一课。

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让我们心头一紧,必须立即判断出它的利弊以采取相应的行动。我们自以为是生活的故障检修员,整日一副严阵以待的模样。顺境如此,逆境更是可怜。修行只是让自己放松下来,不再对抗,习惯那种不确定性并安住于此,有人也把这称为自在。

趋利避害是众生最根深蒂固的一个习惯。我们的初衷是让自己免于痛苦,而实际做的却是用一种痛苦替代另一种痛苦,如此循环往复,更强化了我们的恐惧。把自己看得太重是我们另一个顽强的习惯。从抓取到舍弃,仿佛是一个重大选择,而实际上我们别无选择。自以为是不仅割离了我们与当下,而且还使我们更容易受侵犯,也更容易侵犯别人。

自以为是有时还表现为自卑。坚持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变这个观点,这不是自以为是又是什么?习惯让我们看上去像个傻瓜。现在就开始改变这些习惯,这就是出离。

八、菩提心

佛教徒是决心与自己亲密相处的人。亲密相处有两层含义:一是诚实地觉察自己身、语、意的所有活动,二是柔和地对待自己。慈悲不仅是针对他人,也针对自己,并且首先是针对自己。缺少对自己的慈悲,很难真正对他人慈悲。即使面对自己的狭隘、冷漠、混乱,依然不忘记知足和感恩,做到这点很重要,因为只有不放弃自己,才会不放弃他人;只有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才会体念他人的感受;只有相信自己觉悟的能力,才会相信他人觉悟的潜力。

大乘佛教徒为了一切众生的最终解脱而发愿修行佛法、证得无上正等觉,这种发心称为菩提心。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以及安乐因”,希望所有众生都快乐,这就是慈心;“愿诸众生远离痛苦以及痛苦因”,希望所有众生都远离痛苦,这就是悲心;对自己感恩,对他人随喜,这就是喜乐;对一切欣然接受,自然平等地对待众生,包容一切,毫无偏见,就是舍心。这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在这一刻,内心的杂乱,精神的恍惚,似乎都得以平复,不得不承认佛法的力量强大,是我把生活抓得太紧了,以至于无法享受生活中的喜悦,痛苦消失就是快乐,不要把自己的快乐依赖于外界的物质,快乐源于内心的安定。)

相关文章

  • 周记   2019.4.1——2019.4.7

    实在是无法开始的一篇周记。没有深入的思考,没有深刻的认识。 精进:精进不是因为必须而勤奋去做事。如果求知需要一辈子...

  • 周记15-2019.4.8

    周记15 2019.4.1-2019.4.7 一、一周行程 本周小长假是清明假期高速免费,周五出发去婆婆家周日回连...

  • 144  【周检视】平平常常的一周

    2019年第14周(2019.4.1--2019.4.7) 这一周感觉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都是一些平常不过的事情,...

  • 2019.4.1-2019.4.7周计划总结

    1、中级财管第五章课程+习题 实际完成第五章课程和习题,第六章课程和第七章前5节(共12节),这三个章节都是...

  • 【周检视】0408-04014/2019@李振业@北京

    金句: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 【上周计划 2019.4.1~2019.4.7】 1. 早睡计划,目标23.00入睡,用...

  • 2019年W14-让自己忙碌起来

    一时间:2019.4.1-2019.4.7 这一周状态一般,还是有点失衡,特别是每周晨读私塾的绑架,我又放松了对自...

  • 周记2019.4.1

    一.上周回顾 这周最大的进步是开始锻炼,跑步。跑步带给我的变化,让我对待事物更加积极。我相信这个事情会带给我更多的...

  • A【周检视】22吴小军(190401-190407)

    2019.4.7 日期:2019.4.1-4.7 一.90天目标 1.早睡 2.跑半码 3.写晨间日记 二.本周成...

  • 周记14-2019.4.1

    周记14-2019.4.1 2019.3.25-2019.3.31 2019年全年第13周 一、一周行程与回顾 1...

  • 《我的前半生》读书笔记

    作者:亦舒 阅读时间:2019.4.1--2019.4.7 这世界像一个大马戏班子,班主名叫“生活“拿着站在咱们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周记   2019.4.1——2019.4.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cbu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