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观:
80后阿姨一枚,四线小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动过三次单位和岗位,前两年晋升为了中层负责人,但平时主要还是各种行政类的工作(类似于基层公务员的工作,不知道老师有所了解吗),工作相对轻松,强度不大,但相应的收入也不高,专业技术性不强。
工作这么多年了,在人际沟通、统筹安排等综合能力上肯定相应有所提升,但是感觉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完成上层布置的工作任务,重复琐碎,几乎在过一样的日子,没有多少学习和成长的空间,一直存在本领恐慌,觉得这样的工作可替代性很高,好像也没有碰到特别好的老师或者前辈带领自己前进,一直都是自己在摸索。
周围有的同事有做微商或者开店等,但一大部分特别是有孩子的女性觉得有这么一份稳定的工作,能照顾好家就不错了,我也尝试过微商,但是总觉得和自己调性不相匹配,而且我是一个如果自己对所用产品的效果没有100%把握,就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全力推销自己的东西,因为觉得信任第一,不能辜负买东西的人对自己的信任。
我总是在想,如果不是这样一个在温饱线上挣扎的类似铁饭碗的工作,如果把自己放到市场上去竞争,我可以做什么,感觉像是万金油,什么都会,又都什么都不强,没有核心竞争力,工作中社会价值感也不高,感觉自己所做的工作并没有多大的价值和意义。
35的年龄,我不想一眼望到头一样每天熬日子,我渴望的工作是能让我成长,有足够的经济回报(人到中年不得不面临的经济压力),真正能有价值的工作,像韩老师在直播中分享的那样,她觉得自己之前在金融机构中的工作中,运用自己的专业能力,能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实现更好发展。
人生观:
如果重新选择,我想重返2003年非典那年的高考,再鼓起勇气复读一年,考上一个更好的大学,我那年顺利考取了一所二本院校,在当年我们全市都只有几十个人达线的情况来看,似乎还不错,但我知道我还可以更好,可是我没有勇气去冒险。
毕业之后就直接考录回家乡,参加工作时也是,同样公务员招录1人和事业单位招录3人的岗位,我选择了相对容易的事业单位。
虽然每次我都做到了,相比较那些落榜和落选的人来说,我似乎是优秀的,但我不知道自己的潜力到底有多大。现在回想从上高中到大学到工作,每次面临选择时,我总是选择保险的那一个,更容易去实现的那一个,因为害怕万一这个也保不住的话,就什么都没有了,害怕以后再没有这样的机会,但但那些一次没有考上或者说竞聘上的同学或者同事,之后有的也慢慢迎头赶上或者有更好的机会了。
这些年慢慢发现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必须具备以变化应对变化的能力和意识,35岁了,但是有时会想如果当时毕业后没有回到家乡,而是去大城市打拼会是怎样,过去只是想想而已,最近转变思路,既然那样想了,就去想该如何去做,我树立了自己最近的方向是要去西安,我想拥抱更多的新事物,可能也跟双子座的多变性格有关吧,我喜欢接受新鲜的事物,喜欢那种成长的满足感。如果真的可以,可能自己愿意放弃现在稳定的工作,有一片新的天空。但目前还是比较迷茫,没找到自己愿意今后十年或者一辈子都去专注做的事情,还不是很清楚自己的真正的天赋吧,所以没有确定的着力点。
工作观和人生观的冲突与互补:
在写作业的过程中,也在回看自己这么多年的选择,自己的人生观追求价值感,但是工作中没有足够的给到,所以有时候会不开心,这是相冲突的地方;
能相互补充的是,自己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所以在工作中,不管喜欢不喜欢,都会去认真对待,努力做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以满分的标准做到最起码及格,不因为自己造成什么不好的失误或者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