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看刘若英的《上海往事》,心里也有一些话想说。
刘若英的张爱玲,不是我的张爱玲,不是我心里的张爱玲。 我心里的张爱玲,不是懦弱的,也没有一丝傻气。当然,或许在后面遇见胡兰成的时候她终究是傻的。但那种傻是从她心底的孤傲不纵中所衍生出来的,并不是一味的傻得一无所知,傻的身心里外都笼罩着那样的感觉。
从小对母亲的近似于罗曼蒂克的爱与无尽的思念和向往,让她在即使上海那样一个乌烟瘴气的大染缸里仍旧保持着自己的那份执着与孤傲。她的文字抑郁,沉闷,充满无尽的悲伤情感,读着让人压抑,想要呐喊与发泄。因为她把她从小到大的悲伤都放在了文字里,她的心就像一个悲伤的墨水瓶,瓶子里装着的是她泪,所有的泪。而那些文字便是从那个瓶中打捞出来的,还侵染着泪水的苦涩味道。
《上海往事》结束了,心中的那一点心痛,那一点难过,那一点纠结都跟随着张爱玲死在了那个贫瘠,荒凉,冰冷的屋子里。刘若英的演技是不错的,可她的张爱玲总让我觉得缺少了一样东西。看完之后我思索着到底是什么?终于想到了,就是那一丝骄傲。骨子里的桀骜。刘若英的眼睛里没有这样的一丝骄傲。张爱玲的骄傲从来不允许自己低头,就是因为这般的坚持所以她的一生太过艰难,晚年的荒凉也是为了那一丝骄傲在撑着。可我爱这样的张爱玲。
骄傲亦如她曾经我问自己,一个人一生究竟可以爱几次。在懵懂里,我爱过一次。一生也忘不掉的一次。有些东西的存在连自己也找不到理由,即使你曾为他千千万万遍,现在的心脏都是结疤的。就算不爱了,也难以忘掉。那是记忆。所有关于他的记忆化作一杯早已冷却到的浓且苦涩到无糖可救咖啡里,你要去回忆就需要一口口慢慢用嘴唇去碰触他的冰冷,让他的苦涩折磨着你的味蕾而你却不能挣扎直到他顺着血液流入你的心脏里,蔓延在每一个细胞。而张爱玲一生也只有一次。胡兰成与她而言就好比那杯,早已冷却,浓稠,苦涩的咖啡。
她的一生也只有这杯咖啡是有味道的。或许就是因为胡兰成给她的爱太过美好,太过甜蜜,太过幻想,直触心底。让她心底的尘埃都散去,温暖得如高高挂的太阳将阴霾都晒去,所有的土壤都被滋润开出整片整片的向日葵。所以即使后面胡伤她心一次再一次也都能被原谅。这份爱在她心中的分量太重太重。重到她可以忘却自己只为他,重到可以忍受他在她面前夸赞一个自己根本看不上的女人,重到允许他去爱不是她之外的女人。
张爱玲就像一只等待胡兰成千年的白狐。千年爱恋,千年孤独。可她始终是个骄傲的女子。她说过,她再喜欢的东西,也可以说不要就不要。她那低到尘埃里开出的花终究是凋谢的。最后的一点决绝是她骨子里的自己。
即便后面在美国她和一个比自己大二十多岁的作家在了一起,我还是相信她的爱只有一次。在岁月里,她始终是孤独的。她说那个常年游走,居无定所的男人适合自己。因为自己的心也需要流浪又怎会不适合!所以她可以在他将要死亡之时一走了之,她说过,自己一向是个自私的人。她的无私都曾给了另一个男子,既然给了又怎会再有。
自胡兰成时,她一直爱着上海这座城市。上海这个繁荣,嘈杂,喧嚣的城市里装着她的一切。她的悲,她的喜,她的思绪,她的人物,她的故事。在与胡断绝后,她终究还是离开了。去了美国,后又去往香港,就是没回上海。可上海却一直被她压在心底,在将面临死亡之时,胡兰成喊着爱玲,她的母亲喊着自己乳名小英都出现在眼前。她想抓却什么也抓不住,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心底的记忆搬出。撒落在小屋的每一个角落,洒落在每一部书的故事里。
骄傲亦如她张爱玲是个懂得爱自己的女人。毕竟受过这么多折磨,凭什么不对自己好一点。她不想说的话便让衣服替自己说,从来不畏惧成为众人的焦点,反而将自己的美丽与魅力散发在人群中。这样的自信鲜少有人做到,不论过去还是现在。自信的女人犹如一朵灿放着的花朵,而这样的张爱玲是一朵鲜红的玫瑰。红得要溢出了血,而这血让看客们既爱又惧。爱的是她放纵着的美,惧的是她赤裸在身上的刺。
在别人对她的作品持有怀疑态度并作文批评时,她也能做到不急不恼,泰然笑之。似有你不懂我,我不怪你之意。而她的故事向来都是自己的故事。与她,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却沾满了虱子。可她仍能将那一袭袍穿出传奇的骄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