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3:这一段铺垫的是本文的一个重要观点——悦纳自己。
哲人:那么我来问你,你究竟为什么想要成为Y那样的人呢?Y也好,其他什么人也好,总之你想变成别人,其“目的”是什么呢?
青年:又是“目的”的话题吗?刚才已经说过了,我很欣赏Y,认为如果能够变成他那样就会很幸福。
哲人:你认为如果能够像他那样就会幸福。也就是说,你现在不幸福,对吗?你现在无法体会到幸福,因为你不会爱你自己。而且,为了能够爱自己,你希望“变成别人”,希望舍弃现在的自我变成像Y一样的人。我这么说没错吧?
哲人:……是的,的确如此!我承认我很讨厌自己!讨厌像现在这样与先生您讨论落伍哲学的自己!也讨厌不得不这样做的自己!
哲人:没关系。面对喜不喜欢自己这个问题,能够坦然回答“喜欢”的人几乎没有。
青年:先生您怎么样呢?喜欢自己吗?
哲人:至少我不想变成别人,也能悦纳目前的自己。
青年:悦纳目前的自己?
哲人:不是吗?即使你再想变成Y,也不可能成为Y,你不是Y。你是“你”就可以了。但是,这并不是说你要一直这样下去。如果不能感到幸福的话,就不可以“一直这样”,不可以止步不前,必须不断向前迈进。
青年:您的话很严厉,但非常有道理。我的确不可以一直这样,必须有所改进。
哲人:我还要再次引用阿德勒的话。他这么说:“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你之所以想要变成Y或者其他什么人,就是因为你只一味关注着“被给予了什么”。其实,你不应该这样,而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一点上。
笔记:这一段原文有点长,因为本书的观点是通过哲人和青年的交谈引出的,故不能只截取包含观点的段落,避免读者困惑。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悦纳自己”。我们总是羡慕别人,觉得如果我有她那么好看,一定会更快乐,如果我有他那么聪明,一定会更幸福,如果我有他那么多钱,一定会过得更好。但其实,只要我们有这样的心态,就一定不能幸福,因为永远有更美的、更聪明的、更富有的。因此,作者告诉我们,不要关注他人拥有的东西,而是要关注自己被给予的东西。只有看得见自己拥有的,才能爱上自己,才会满足,才会感觉到幸福。
但是悦纳自己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似乎要达到世俗的标准,才是幸福。世俗的标准,又是谁订立的呢?科学吗?普世吗?达到的人,幸福吗?细细想来,只有知足的人,才能幸福。因为他知道,春天吹来的风、夏天盛开的荷、秋天飘落的叶还有冬天少见的阳光,都可以使自己感到快乐。身无长物时,得到他人的帮助是快乐,财源滚滚时,给予他人帮助是快乐。毕竟人生的长度有限,我们不应该忽略美好的一切,去追逐虚无的东西——满足他人的评价。
学会觉察自己、学会取悦自己,才能获得真正的满足,才能获得幸福。当然,生活的压力也是不能忽视的,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可以及时行乐,但不是无度挥霍。实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长处,就可以了。至于自身不够好的部分,接纳它。如果我们终将失去这一生,不妨大胆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