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产品趋于完美,少不了产品经理的洞察和升级。
一款App从问世到获得青睐,少不了程序员对每一个bug的及时修复。
我们每一天工作和生活中呈现出来的错误、失败、障碍、弱点就是一个个bug,如果不及时反思、总结、修复直至升级,我们就难以获得进步。
每一个明天的你都应是今天的你的2.0版本,否则仅仅是重复过每一天,我们还是会在同样的框里打转,被同样的障碍困住。
所以,是时候升级我们的操作系统了,这就需要我们拥有自我迭代的意识和能力。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构建知识体系是「建构」,建立认知模型是「解构」,那么这一篇中的自我迭代则是在构建知识体系和建立认知模型的基础上「重构」。
01 自我迭代 | 一场持续的自我革命
「人的成长有三种途径:一种是从书本上学习,一种是从身边的人学习,另外一种尤其重要:是从自己身上学习。」——蓝色光标创始人孙陶然
前两种途径都是以外物反观自我,而自我迭代,则是回归到自我本身,从自己身上学习。
在我们的日常行为中发现问题,根据问题反馈寻找解决方案,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这便是自我迭代。
自我迭代其实在生理意义上也得到了理论支持,有研究表明,人的神经具有可塑性,在学习新技能和更新认知时,大脑会经历“回路”重塑的过程,相邻神经元之间新增的细长分支会使大脑生成一个新的区域来应对。
「年轻的时候想成为任何人除了自己。」我不喜欢这个悲观的说法,每个人是独一无二的版本,而且你要相信你可以不断演化成更好的版本。
认同自己,设定目标,然后不断重复正确的反馈,自我迭代会使你不断接近理想中的自己。
02 自我迭代,我们需要这3步
1、阈限思维
「如果有人给你一张画了格线的纸, 你就不要按着格线书写。」
——艾丽斯西伯德《可爱的骨头》
人是如何从外界理解事物,获得自己的认知的?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隐喻:一群被绳索束缚的囚徒面朝洞壁,背后的火光在他们面对的洞壁上投影出事物的虚像,他们一直认为这就是真实的世界。有一天一个囚徒逃了出去,才发现洞里的事物都是虚像,在太阳下的事物和太阳光才是真实的世界。
也就是说我们是依据经验和认知,寻找一个接近于事实的答案。
可视化思维咨询公司XPLANE的创始人大卫.格雷,在《阈限思维》一书中介绍了一个「认知金字塔」的结构。
我们所认知的现实与真正的现实之间,隔了层层空间,分别是经验、注意力、理论、判断。而横跨在认知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就是阈限空间。
现实与我们的认知之间隔着层层壁垒,还未获得接近事实的答案,我们的大脑已经事先被这些因素占据。
因此,我们很容易从第一印象、单一的数据、已知的线索来对一个事物下判断,也就是所谓的刻板印象和以偏概全。
比如说,我们会因为一篇媒体的报道认为印度的性犯罪率非常高,但实际上报案的女性中有53%是虚假报案,往往出于报复,讹钱,解除婚约等的原因;社交媒体上的生活方式类博主,大多数都是背后的团队推手在操作、制定脚本、表演生活,所以也不必艳羡。
只有不断突破阈限空间,时刻保持「空杯状态」,才能帮助我们突破种种认知、判断、理论、经验的固定模式,得到接近现实的答案。
2、学会复盘
「看在上帝的份上, 选择一个自己, 然后坚持下去!」
——现代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
复盘,是个在竞技领域常用到的词。围棋选手和足球运动员会在赛后不断复盘,反思自己的步法,随之调整战略,以达到更好的成绩。
复盘的核心是以客观的态度,旁观者的视角,剖析自己的行为,然后反馈、调整、改善。简单来说也就是 After Action Review(行动后反思),联想CEO柳传志非常重视这个工具的使用,在工作领域不断推广,甚至最后还演化为一张「复盘表格」用以记录。
重复的工作不会让你变得更好,但是重复的「反馈—修改—运用」的这个过程会让你越来越好。
全世界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公司的创始人瑞·达利欧在他的书《原则》中,分享了他的行事准则:
「当你们要做决定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原则写下来。要写下来为什么当时做出那样的决策是最好的,以及为什么要以那样的方式来做决策。当它变成写出来的东西时,一些美妙的事情就会发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完善这些原则,它使得所有事情都越来越清晰明了,这也是一种复盘。
那么以个人提升为目的的复盘我们需要遵循哪些要点呢?
针对重要事项、无效事件,对目标、结果、原因进行复盘
保持记录的习惯,定期回顾,反思不足
建立你的原则,然后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运用
03 尾声
从「无法想象」到「可以想象」到「试着去做」,从「不知道做什么」到「知道做什么并且知道怎么做」,从「完成这件事」到「精益求精地完成并且获得成长」,这些都是一种自我迭代。
自我迭代,无论早晚,无关对错,它是认知升级,同时也是心智的解放。以开放的心态迎接错误,以审慎的方法复盘反思,从而实现更好的自我。
好了,准备好升级你的系统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