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变成更好的你读书
整天忙却没有效果?教你几招告别伪勤奋

整天忙却没有效果?教你几招告别伪勤奋

作者: 古豆豆 | 来源:发表于2019-03-01 01:23 被阅读0次

当袁姗姗在节目里,吃早餐的同时敷着面膜,听着经济学课程的时候,很多人感到焦虑:我们呼呼大睡的时候,人家吃早餐甚至都在学习。

朋友圈有一种「人设」是加班狗和健身控,每天疯狂打卡的背后是,拍了照就相当于已经完成了这件事。

大学时有一种同学是天天泡图书馆,拿着厚厚的笔记和题目,夜深人静时才回去睡觉。

大家把这类人称为「伪勤奋」。看似满满当当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缺乏明确的目标、合适的方法,到最后你的忙碌只感动了自己,结果不会配合你的演出。

壹 |「伪勤奋」的背后

1、时代的焦虑

互联网带来了空前的话语狂欢,网络触角所及之处,焦虑被批发贩卖,你和屏幕后的一个个ta被置于无法避免的比较中。「上进」「勤奋」的人设相对地消解了一部分的焦虑感,虽然自欺欺人,却也能抚平自己的焦虑情绪。

「伪勤奋」的代表应该是「马克党」了,什么东西都是先mark再说,mark过等于看过,而收藏夹除了精致的分类,再也没有别的实质性用处。

刷微博时顺便淘点干货,健身时顺便听点英语,熬夜刷好几套题,筋疲力尽以后还可以安慰自己花了很多时间,做了很多事。可是结果呢?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了吗?

2、浅层忙碌掩盖下的深层懒惰

相对于思考、内化知识,上课狂记笔记、下课狂刷题更容易操作;相对于练好每一个健身动作,拍张照片发朋友圈收获更多赞更加简单;相对于高效率地安排工作,爆肝熬夜加班求同情更容易感动自己。

趋利避害是本性,当简单和困难的两件事同时摆在面前,大多数人会选择先做简单的。选择简单的事情容易让自己有成就感,但往往忽略了事情的反馈和结果,就容易陷入「伪勤奋」的怪圈。

贰 | 几招避免「伪勤奋」

1、认识你自己,写「失败清单」

-“请你告诉我,我该走哪条路?”爱丽丝说。

-“那要看你想去哪里?”猫说。

-“去哪儿无所谓。”爱丽丝说。

-“那么走哪条路也就无所谓了。”猫说。

你走的路取决于你想去哪儿,可往往人人都有弱点,它是你积重难返的陋习,它是你因循守旧的沉疴,它在你想去的路途中拦住你的去路。

「通往成功的捷径是,找到你的弱点,然后凝视它,狠狠地凝视它。」

百万畅销书《原则》作者瑞达利欧说,如果你不确定你最大的弱点是什么,把你心中的痛苦写下来,把你犯过的错误写下来,试着去打通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我会在生活日志里更新一个「失败清单」,上面写满了我认为由于主观原因失败的事情,性格中的拖延、懒惰、迟疑等问题一一浮现,通过这些事情警示自己的弱点,如果不改变,这些问题会反复发生。

「伪勤奋」的人一方面知道自己的弱点,一方面不想办法化解,反而会责怪自己,这往往是种心理能量的「内耗」。比如,一味地熬夜刷题,休息时往往带着负疚感,还是想着学习,最后导致学也没学好,玩也没玩好。

首先接纳自己的弱点,毕竟人无完人。其次,如果你满足于现状,那也无需焦虑,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如果你想成为更好的人,那试着去化解自己的弱点。

2、合理设定目标,及时反馈

我记得之前看过一个禅道寓言,当时不以为然,现在想想非常有道理。

人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吗?”

禅师回答说:“用功。”

问:“如何用功?”

禅师说:“饿了吃饭,困了睡觉。”

问:“一切人都是这样,跟大师您用功一样吗?”

禅师回答:“不同。”

问:“怎么不同?”

禅师答道:“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需索;睡觉时不肯睡觉,千般计较。所以不同。”

吃饭时刷剧,食不知味;睡觉之前,脑子里堆满满满当当的计划,夜不能寐。做事没有明确的目标,在脑海里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这日夜折磨着你,只会徒增烦恼。

哈佛有一项长达25年的跟踪研究。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并能把目标写下来,经常对照检查。

那些3%的人,25年来几乎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60%目标模糊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比起盲目地忙碌,我们需要设定合理的目标,分解任务。smart原则就是一个很好用的工具,用来检视我们的目标是否具体可执行。

SMART原则包括:

‧specific 具体的

‧measurable 可衡量的

‧attainable 可达到的

‧relevant 相关的

‧time-bounded 有时限的

要达成某件事,尤其是这件事复杂且需要长期规划时,首先就应该设定清晰明确的目标,并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目标来分阶段完成,越具体越好。

3.以结果为导向的学习

真勤奋的人实现了知识输出,而「伪勤奋」的人只在意输入,而不在意输出。

我们经常会说「学以致用」,这是一种增强知识储备和能力提升的学习,可往往缺乏及时的效果反馈,很多人都无法真正执行。「学以致用」更加适合长期的知识积累和气质养成。

据说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有多年的阅读习惯,阅读量是普通阅读者的60倍。

他在火箭科学、建筑、工程、隧道、物理、人工智能、太阳能、能源等各个领域都十分精通,他利用了知识迁移能力实现了跨领域的成就,他在40多岁时就建立了4家数十亿美元的公司。 

马斯克的成功不仅在于广泛的阅读和跨领域的知识(输入),更在于他将积累的知识运用到「现实世界」的能力——也就是知识迁移能力(输出)。

而一般的常规性学习我们可以采用「用以致学」。因为要用到,所以立刻就去学,这是一种“以终为始”的理念。「用以致学」是一种激发学习目的、引导有效结果的一种指导方法,更加符合人们在解决问题时的本能反应,更容易执行。

在弗雷德蒙德·马利克的《管理成就生活》书里,提到了「用以致学」是欧美企业领导力倡导的高维心智管理学,明确了这种基于工作和任务的学习方式,并提出了“行动学习”和“实践与反思”等具体的学习方法都应基于「用以致学」原则。

这种方法下引导的学习行为能够及时地给自己积极的反馈,也因为「用」这个行为更容易消化知识、内化知识。

「伪勤奋」归根究底是一种深层的焦虑,只有解决了根植在内心的焦虑,才能跟随自己的步伐,而不是亦步亦趋地随波逐流。

相关文章

  • 整天忙却没有效果?教你几招告别伪勤奋

    当袁姗姗在节目里,吃早餐的同时敷着面膜,听着经济学课程的时候,很多人感到焦虑:我们呼呼大睡的时候,人家吃早餐甚至都...

  • 担当办公|谁说整天忙却没有结果?三招教你告别伪勤奋

    朋友圈有一种「人设」是加班狗和健身控,每天疯狂打卡的背后是,拍了照就相当于已经完成了这件事。 大学时有一种同学是天...

  • 告别伪勤奋

    读书的时候,常常看到有些同学每天早上很早到校,上课也超级认真做笔记,晚上也学到很晚才走,但是成绩却常常在原地踏步。...

  • 如何告别伪勤奋?

    解决伪勤奋的唯一办法是,学会隐藏你的目标,隐藏你的勤奋。在你的目标还没有达成之前,就当作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更直白...

  • 如何告别伪勤奋?

    知乎上有个大学生提出个问题,如何告别伪勤奋,他在大学期间,就是想努力,但是本身也会偷懒,很纠结,我针对这个问题回答...

  • 如何告别“伪勤奋”?

    经济学家陈志武老师曾经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裕?”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用连岳老师的一句话回答...

  • 如何告别“伪勤奋”

    伪勤:往往只有忙碌与坚持外表,但缺乏实际效率。 真勤:不在于多努力,多么坚持,而在于高效完成目标。 随着在每天中意...

  • 如何告别伪勤奋?

    如何做到真正的勤奋?学会这4点,告别伪勤奋。 你有很多目标,有关于上进的决心和焦虑,也或多或少做了一些努力。 每天...

  • 如何告别“伪勤奋”?

    首先你需要要搞清楚的是: 你是属于不动脑子的伪勤奋?还是猴子摘桃式伪勤奋? 这个很重要。 曾经我有一个高中同桌,论...

  • 如何告别「伪勤奋」

    想必大家身边都会有这样的人:上课认真听讲,课间问老师问题,最后下课的时候,还会把PPT拷走。看起来很勤奋,可最后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整天忙却没有效果?教你几招告别伪勤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fr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