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风——齐风——东方未明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衣裳:古时上衣叫“衣”,下衣叫“裳”。
公:公家。
晞(xī 希):“昕”的假借,破晓,天刚亮。
樊:即“藩”,篱笆。圃:菜园。
狂夫:指监工。一说狂妄无知的人。闻一多"风诗类钞"曰:"夫之在家,从不能守夜之正时,非出太早,即归太晚。妇人称之为狂夫。"他以为此诗出自妇人口吻。而且"折杨柳为园圃之藩篱,所以防闲其妻者也。离去复于篱间瞿瞿然窥视,盖有不放心之意"。
瞿瞿(jù ):瞪视貌。
不能辰夜:指不能掌握时间。辰,借为“晨”,指白天。
夙:早。莫(mù 暮):古“暮”字,晚。
东方还未露曙光,衣裤颠倒乱穿上。衣作裤来裤作衣,公家召唤我忧急。
东方还未露晨曦,衣裤颠倒乱穿起。裤作衣来衣作裤,公家号令我惊惧。
折下柳条围篱笆,狂汉瞪眼真强霸。不分白天与黑夜,不早就晚真作孽。
东方未明,指天还未亮,这里是指时间。
本篇三章,前两章重章叠句,以强调天未明时早起的错乱。后一章节则是进一步说明早起的原因。古今学者对本篇多有歧义,我们先从字的表面意思大体了解一下诗意。
前两章意思相近。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东方未晞,颠倒裳衣:晞,天将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破晓,或是东方鱼肚白。未明与未晞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就是还未天亮,而具体是什么时间,诗中并未说明,不过无关紧要。衣裳:古之服饰,上衣为衣,下衣为裳。颠倒衣裳,也就是说将下衣与上衣穿反了。古时衣与今时不同,具体请看各类电视剧里的衣着。从颠倒衣裳来看,是不是讲有悖纲常,也就是说不守礼,古之穿衣为礼,而将之颠倒,是否说明上下不一,无礼至极呢?公,是公家,还是公侯,还是君主。各有说法,我们姑且论为公家。召与令基本同义,都是公事召见或是号令。那么这么早,又这么匆忙,所为何事呢?下文有解。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樊圃,菜园的围栏,折柳是了给菜园建围栏,原来这么早起来的人是劳工。只为了上工。狂夫:狂夫是谁,那当然是监工了。瞿瞿:解释为瞪视貌,想想监工监视劳工干活的眼睛就知道这个样子了。
不能辰夜,不夙则莫:辰夜,有说是古时用来计天时的官史。这里有则怪的意思,说计时的官史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而至于天时未到,就让劳工起床上工了。夙,早;莫,晚。计时的官史不是将时间搞早了,就是将时间搞晚了。这里应该是没黑没白的意思,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劳工受制于人的艰辛。
全篇大意就是:天还未亮就听到监工说要起床干活,于是饱受压迫的劳工们就摸黑在穿衣,因为天太黑了,也因为睡的晚了,或是太累了,有的人都将衣与裳穿反了,那得有多么着争啊?为什么这样急呢,因为监工在外面催得急啊。这说明劳工的生活很难,可能起得慢了,去的晚了就会扣掉工资或者是有皮肉之苦。劳工们在为菜园建围栏,却在互相报怨是不是计天时的官史不负责任,而将天时计错了。
《毛诗序》说:“《东方未明》,刺无节也。朝廷兴居无节,号令不时,挈壶氏(掌计时的官员)不能掌其职焉。”
挈壶氏,就是计天时的官员。官史失职,自有法度去制裁,而未受制裁,说明无人问津此事,是而无节。所谓上行下效,挈壶氏失职,那么是不是说明他是在效仿他的上级呢,如此而推,至家国天下矣。所以,以此刺无节。
有学者认为,此篇与齐襄公和鲁恒公有关。齐襄公与文姜有苟且之事,齐襄公与文姜为兄妹行乱伦之事,鲁恒公为文姜的丈夫,后因文姜而死。具体故事前文有过交待,或上网自查。这里说的东方未明而颠倒衣裳的人是文姜,为何如此呢,因为文姜并未睡在自己的寝宫里,而是在宋襄公的寝宫里。为何是这样呢,是自公召之,自公令之。
而折柳樊圃,狂夫瞿瞿,是在讲述一个道理,那就是以柳为樊,是不能挡住什么东西的,只是象征性的警示说这里是我的地方,而让狂夫不能去轻易破坏以至于抢夺或盗窃。这里是指突破了礼制的防线,而导致如此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