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礼,是人际交往中一种增进感情,稳固关系,相互助力、捧场的重要形式。
礼尚往来,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历来的传统,亲朋好友之间,遇到子女结婚、升学,老人祝寿,添丁乔迁等喜庆之事,相互随礼,以表祝贺;或者遇有老人离世,前往吊唁,以表哀思,这些都乃人之常情。
但是有些人把礼尚往来的随礼作为了一种敛财的工具,或者说只收不出,真的令人不可思议,遇到这种情况,干脆不去随这个“礼”也罢!
前段时间(大约两周前吧),很久很久不联系的一位老领导突然打电话闲聊几分钟(他早已退休,在海南养老),说是好久不联系了,很怀念在一起工作的日子云云,而且加了微信,说是以后联系方便,还热情地邀请我去海南游玩,说是吃住都没有问题,他和夫人全管,还免费当导游,当时我真的很感动。
殊不知,昨天他又和我微信聊天,说是他这个周末过66寿辰,本来不想办,孩子们一定要给他庆祝一下,还说我们几个当年的同事要是能去就好了,很想念我们这些当年一起工作的同事。
天方夜谭一般吧!几千里路,我们请假去给你过66大寿?似乎我们还没有这个情分!如果情分到了,莫说你在海南,你就是在越南我们也得去不是!唉!无非就是暗示我们随礼嘛!
后来,我联系了几个当年我们和他在一个科室工作的同事,都表示收到了这样的“邀请”,我们的“遭遇”如出一辙。
我深为这个老领导汗颜,活不起了吗?做这么丢人的事!如果真活不起了直接说,我们可以捐款,这变相“要礼”,丢不丢人?
说实话,我们以前不欠你的情,不欠你的义,一起工作的时候该“孝敬”的早已“孝敬”过了,现在真的不欠你的啦!
因为这件事,我又想起了去年的一件事。
去年十一前,我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本不想接,但看着那个号码还有点儿眼熟,于是接了,结果是我们市委党校的一位老师,被告知他的公子十一结婚,让去捧个场!
捧个什么场?无非就是要你去随礼。
说起这位老师,还有些印象,这几年在党校参加培训时他当过我们的班主任。其实,也就是当过班主任而已。
接电话时就是随口表示一下祝贺,并且逢场作戏地说一定去捧场。可是,挂了电话,我却很犯难,到底去不去随这个礼?
如果去随礼,那最少也得拿三到五百元,当今的礼份子也是随着物价的上涨逐渐的水涨船高,两百块钱都拿不出手。那么,拿出三到五百元去捧个场又心有不甘,貌似没有这个交情。
正在纠结之际,接到了一个同期参加培训的“同学”的电话,问我是否接到某某老师邀请参加他儿子婚礼的电话,我把自己当时的想法告诉他,聊了几句,他斩钉截铁地说:“不去!这分明是借机敛财。”
再后来,又陆陆续续接到几个询问此事的电话。后来一打听,这位老师把所有他当过班任的学员以及他授过课的学员全部邀请到。
我真是很佩服这位老师的耐心,竟然能为此事打几百个电话,不愧是教授市场经济理论的!这也叫“遍地撒网”吧!
哈哈,我是不是有点儿不厚道?!后来,我们关系相近的几个“同学”一致约定:不去捧场!
鉴于自己的这些经历,我自己认为,以下几种情况下,可以不去随礼。
其一,像上面提到的老领导这种平时从不联系,有事找到你,且也没有什么交情的,他暗示性地让你随礼,可以不去。
其二、像这位老师一样,只有一点儿工作关系,而并没有过多私人交往的,大面积撒网式的邀请,可以不去。
其三、对于那些平时看不上你的官、富、豪们,不要主动去“巴结”他们,他们不管有什么事,即使通知你也不要去,人家心里没有你,若有,也是你兜里的银子。
其四、不论大事小事都暗示你随礼的不要去,孩生日娘满月都张罗,甚至老母猪生仔都办席的,不要去,这纯粹是敛财。
其五、就是那种不知回礼的,你随了他很多次礼,你家偶尔有事他装不知道,这样的人不要再和他来往了。
其六、如果你很有钱,花不了,那么,什么情况都可以随礼,不受任何条件限制。哈哈(*•̀ᴗ•́*)و 。
“随礼”是对人的一种尊重,见证一种感情,一种交情,真正的交情不用回报。
对于那些不以尊重和交情为目的的随礼,费“礼”不讨好的礼,最好还是不随的好。
除非你的钱花不了,但如果是这样,你捐给希望工程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