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十四、度春荒的日子 2018-05-05

三十四、度春荒的日子 2018-05-05

作者: 碧海心 | 来源:发表于2018-05-05 09:33 被阅读0次

三十四、度春荒的日子

        转点失败,近一年大好时光被我们虚度。七零年春节刚过,在城里待得既无趣也无望的知青大部分陆续返回山寨。但是艰苦的现实令人畏惧,我们家的几位女生感觉实在待不下去,便悄悄开始了个人转点的努力。四位男生心眼实些,见转点不成,便一日不落地参加开春打田插秧的艰苦劳作,表现出一种融入山寨、与山民同甘共苦的积极态度。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对我们的态度也一天天热情起来。

        第一年没劳动几天,知青分到的粮食很少,国家又不再供应粮油,不再发生活费,我们很快吃光了队里分的一点点粮食,一日三餐便全靠家里寄钱寄粮票接济。看到知青的难处,不知是上级有指示,还是队里开过会,或者村民们私下商量过,反正不声不响之中,寨子里各家各户开始轮流请我们吃饭,这明显是在帮我们度过春夏粮荒的困难局面。经常是早晨一起下地,快收工的时候,便有人家邀请我们四个去他家吃饭。今天是韦队长家,明天是世印家,后天又是永宽家。那半年时间,隔三差五,我们都被叫到农民家吃晚饭。细算起来,寨子里的三十来户,除了富农家,还有几户极贫户,二十七八户都请过我们。

        在不同的人家,我们吃到了不同的饭菜。布依人是朴实诚恳的,不讲面子排场,当天家里有什么,就一起吃什么,不会专门去买什么肉食或蔬菜。再说那时农活很忙,场坝也远,一周也才赶一场。知青都是聪明人,吃一顿饭,也能观察出这户人家的状况:家庭的人口构成,家境的富裕或贫困,家庭关系的好坏,家人的文化状况,主人家打理家务的本领,女人的厨艺水平等等。

        单拿这桌上的饭菜来说,家境差的人家,最家常的菜是三脚架上煮一锅黄豆,汤里放些山上摘来野菜或地里种的白萝卜切片,锅两边耳朵上各挂一小碗糊辣椒蘸水,里面先浇上汤汁,放点盐,再拌上苦蒜、香葱或豆豉。虽然食材很简单,却非常开胃下饭。家境好些的会在黄豆汤里煮一些肉片,炒一盘花生或黄豆。家境更殷实的会有一碗蒸腊肉或灌血肠,有的人家还会有青菜煮渣豆腐,红辣椒炒豆芽。饭呢,有的人家是鼎罐煮白米饭,本地稻谷打的米,米粒特长,米面浮着一层油,吃起来特别香甜有劲道。会持家的主妇在淘米的时候掺进一把细小的麦面搓成的疙瘩,或泡软的包谷沙一起蒸或煮,这两种饭吃起来除了香甜,还特别捱饿。有好菜的时候,主人家往往要请我们喝点米酒或青杠子酒。一时没有酒的人家,也会端出一碗甜酒。酒一下肚,气氛就热烈起来,先说一些相互理解相互赞美的话,然后开始称兄道弟,说出很多掏心掏肺激动人心的话来。由于食材都非常新鲜,做法又简单直接,不像城里人做菜有好多道工序,放很多佐料,吃起来反而特别鲜美。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是那时每天劳动量都非常大,我们又都是年轻人,正是吃长饭的时候,平时知青家油星都难见,吃不上什么好的。所以一到此时,我们几个的吃相都很难看,一个个像牢房里放出来的,三四碗下肚,还不觉饱,又不好意思再添饭,但又舍不得放碗。因为是在别人家,不敢太过于现出狼吞虎咽的模样和风卷残云的速度。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突然发现,布依族有名有目的节日繁多,一年到头不断。过完大年,二月二祭献老人房,三月三枫叶节,四月八牛王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六月六过小年,七月半祭先人,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九扫寨节...... 感觉过不了多久,就有一个节庆,弄得我们惊喜连连,因为每到过节,便有村民请我们吃饭,而且过节好吃的东西花样更多。这样的状况是在城里长大的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感觉布依人的日子虽苦,但是丰富多彩,很有过头。

        还有就是每年寨子里总会有几户人家要建新房,有的是兄弟分家,有的是要娶媳妇,有的是老屋太破。整个建房过程从筹钱备料开始,要延续好几年时间。知青都不会木工,也没有力气帮人从山上抬圆木下来,只有在最后立排的时候能够出力。村民建房没有施工图纸,全凭世代传承的经验,还有经验丰富的人。其实是分段修建,有点像搭积木。工场一般就设在新房的地基和房前场院里,省得以后搬运。材料备齐后,木工便刀斫斧削,在圆木上打眼开榫,把一排一排的房架子组装好。最后工序叫上梁,就是从地上把房架子拉起来,安上房梁和檩条。这样房屋的主结构便完成了,整栋房屋便立起在屋基之上。房排太重,上梁这天,要请全寨人来帮忙,知青当然也在其中。这也是山寨大事,也是这户人家的喜事。这一天就像盛大的节日,主人家会将多年积蓄的钱财豪爽地撒出来。只见场院里人头攒动,叮叮咚咚的斧锯声凿子声,指挥人的吆喝声和众人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声震山寨。一堆妇女忙着洗菜切菜,在新砌的土炉子上用大锅煮肉,大甄子蒸饭,大塑料桶装酒。秋收一过,这样的好事便接踵而至,参加这样的喜事,是知青们最开心事情。

        从年初到年尾,我们尝遍了布依人家的各种饭食。三月三、四月八,妇女从山上采来苏木、黄饭花、紫荆藤、枫香叶等叶子,绞出汁液,染成红黄紫白黑五色糯米饭,装在竹篮子里带到地头,我们便都有口福。端午节得吃长方粽子,稻草灰泡糯米,米粒黑灰色,嵌着板栗或腊肉,实在清香味美。六月六有肥嫩的狗肉或炖得耙耙的牛肉,蘸辣椒水,非常开胃。哎,那一段真是神仙日子。

        进入夏末,山上的包谷小米黄豆芝麻陆续收割打晒,队里便按照我们的工分,和村民一个样地分配。队里没有仓库,一般是收回来什么,便当即分配。于是今天挑箩筐去装包谷,明天拿簸箕去装黄豆,后天拿口袋去装小米。我们知青屋的一角,开始越堆越多,开始发愁没有装粮食的器具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阶段终于过去了,日子渐渐好起来。

        就在这一年,我们学会了把箩筛转得圆圆地簸米,学会了用水桶发豆芽(出苗后偷队里的尿素撒点,豆芽疯长,一夜可以长出一两寸),学会了先将黄豆泡发,用石磨推成豆浆,再用石膏点成渣豆腐。我们在自留地上撒了小白菜和萝卜种子,养了一头小猪。一天天地,我们家的日子开始有点模样了。

相关文章

  • 三十四、度春荒的日子 2018-05-05

    三十四、度春荒的日子 转点失败,近一年大好时光被我们虚度。七零年春节刚过,在城里待得既无趣也无望的知青大部...

  • 2021-2-10晚间日记

    今天是航班两度被取消还是要回家的日子 起床:8:10 就寝:2:40,今日份耳虫:“青春荒唐我不负你/大雪求你别抹...

  • 少年挖藕度春荒

    我出生后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我们国家物资相对短缺的时代,在我的记忆中缺吃少穿往事有很多,但都随时间的流...

  • 【第一天】诗词(实在是好难为啦)

    青春荒唐 绵绵细雨 哀哀戚歌 飒飒春风 青春荒唐 愿不负自己。

  • 春荒

    闹市的人潮被晚安挤散 桃瓣日渐零落 只把唇彩里三两句温暖 悄悄写进别离 这一波春动 拂了尘 逆光疏软 指间青丝墨染...

  • 农民的日子(三十四)

    王培建向工人传授,敬业爱岗。永远记得,小黑板上写下的一句话。 知晚使命。 “所谓事业的使命。就是消除贫困,是全社会...

  • 闲闲而空虚不若碌碌而充实(大学日记)

    文/白薰儿 2018-05-05 星期六 天气:小雨 最近有段日子没有更简书了,却一直未曾断墨——毕竟“纸短情长...

  • 〈一天〉

    早挤地铁 吃顿早餐 三十四度天气 假装蒸汗蒸 下班地铁 睡觉

  • 三十四度的小感想

    没有风扇的三十四度,我在寝室躺了一个下午,网上三十块买的小风扇没电了好几次,我从插座接上来的充电头不停的给手机和...

  • 钗头凤.春荒

    樱桃熟,禾苗育,麦花飞絮风追逐。桑麻梓,如桃李。木瓜青涩,苦荼滋味。泪,泪,泪。 蛙餐聚,蝼蚯兔,燕飞鸣雀雷和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十四、度春荒的日子 2018-05-0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cjs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