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近,整个地球都称之为“村”。记得小时候,人和人之间远距离的通讯基本都靠书信。现在虽然也有书信,但基本上也被Email替代了。而且手机、互联网等变成了更加快捷的沟通方式。
但奇怪的是,现代人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网上甚至还有人给孤独分了十个等级。
那到底什么是孤独?
孤独,汉语辞海解释为:独自一个人。按照这个解释,再对比孤独十等级,从“一个人逛超市”到“一个人做手术”,似乎很容易理解。
很多人从读书开始,就是一个人。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异地求学。毕业之后,又到另外一个异地就业。
颇为例外的是,很多时候明明我们身边有朋友、后同事,我们却还是觉得孤独。所以,对于“孤独,就是独自一人”的解释,我不免产生怀疑。
好多人在说自己孤独,说自己孤独的人其实并不孤独。孤独不是受到冷落和遗弃,而是无知己,不被理解。真正的孤独者不言孤独,偶尔做些长啸,如我们看到的兽。
贾平凹的理解可谓鞭辟入里,孤独本质上是心理层面,而非物理层面的。
弱者都是群居者,而当弱者逐步变强。群居生活的平衡就会被打破,因嫉妒而引发诽谤、扼杀、羞辱、打击、迫害等。
这就好比一个人突然变得富有,对他原来的朋友圈来说,这种平衡就打破了,嫉妒也就产生了。如果这个人从此陨落了,或者变得不再强了,这种平衡又会恢复。反之,如果他一直越来越强,最终是众生无法赶超,众生就会对他欢呼与崇拜,尊他为神圣。
神圣是真正的孤独。
这样的例子,我们的身边俯拾皆是。很多的创业者,开始是和我们在一个水平线上的,但慢慢变得有想法,进而开始创业。从拿到融资开始,嫉妒之心就在朋友圈蔓延。很多的人心里不说,但其实都在等着看别人笑话。
而等到他创业成功,身价几十亿,几百亿,那些原来嫉妒他的人,就都开始把他奉为神一般。
因此,我大概能理解为什么大都数优秀的人,都很孤独了。
之前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
这句话怎么理解,颇有争议。林清玄说“孤独是一个人的清欢”,清欢也好,狂欢也罢。看起来孤独都不是我们通俗理解上的那种负面的、不快乐的,而是开心的,究竟为何?
仔细想想,也很容易理解。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很多时候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其实都不完全是为了自己,甚至大部分时候都需要迎合或者迁就别人。不论在公司、家里还是社会上,我们都有需要伺候的人,很难做真正的自己。
一旦孤独,何尝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终于可以跟自己对话,做自己想做的,说自己想说的,听自己想听的,吃自己想吃的。难怪说: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试想,老婆回娘家了,男人们都欣喜若狂,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大都市的夜生活,大都丰富多彩,特别是夜店。总能看到年轻的男男女女,在震耳欲聋的音乐中肆意摇摆,口哨声也此起彼伏,我想那里是最“狂欢“的。
不开心了,就去放纵一下,这想必是很多人的选择。所谓的“孤独”也如此,很多人其实并非孤独,也许只是缺个伴。太多的人缺个伴,而夜店是最好找“伴”的地方。
这也不难理解“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