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新年刚过,哪知已到清明,新一年的时光转瞬便过了三分之一。
第三次来洛阳了,到了期盼中的龙门石窟,在上上下下的石阶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在残缺不全饱经沧桑的大大小小的石佛前,终于了却,却终是看景不如听景美,也许河边潋滟的清波,垂下的新柳,含苞待放的牡丹还是这四月的生动写照。
搁心里很久的汉服情结,总算在清明节这天,在说走就走的这场旅行里得以实现,我和闺蜜,换装,化妆,拍照,在满是各色汉服拍照的人群中,让镜头定格我们的一颦一笑,让这个春天见证我们来过洛邑古城。
洛阳老街的不翻汤,牡丹花饼,牛肉锅贴饺,鸡包饭,拇指煎包,煎豆花,各种串串等,走着吃着看着,居然没有什么可以征服我们的胃,对于两个男同志来说,也许还没有一碗烩面来得实在。
一趟旅行,在早六晚十一中结束,没有很尽兴,对于两个孩子来说,也算是走出了家门,开阔了眼界,在儿子看来历史课本上的石窟佛像终于真实地呈现在眼前;在小侄女看来,人多的一不小心都跟丢了我们。
回家翌日,先生回乡值班,我接送孩子,来回奔走,中间便是洗衣休整。中年了,不服岁月不行,一天的旅游奔走留给身体的是酸涩缺觉。
第三日,母亲给我们蒸好了葛花、构棒椿蒸菜,嫩嫩的,香香的,还带着点甜味,似乎咽下去的是春天,是久违了的舌尖上的酣畅和满足。
落雨了,打把伞走在雨里,凉凉的,绿化带里的黄杨、女贞绿的发亮,石楠的新叶越发的鲜红夺目,紫荆花那一条条一簇簇的紫,还有那粉色的满树灿烂的樱花,都在微雨中半是娇羞半是嫣然。春天是花草树木比美的季节,无论风雨,都要盛装出席。
买菜回来,忙忙活活,做了几个菜,一家三口坐在桌前,随意地夹着,慢慢地嚼着,熟悉的味道,踏实满足。外边的饭菜再好,终是吃的有点匆忙,远不如家里这般坦然和自在。
饭后,我坐在阳台的小桌前看书、备课,儿子背书写作业,先生进进出出地摆弄架上的花草、屋里的器具,各自忙着……
三天的假期就这样一晃而过。
网友评论